第四十八章 重開科舉(第1/3頁)
章節報錯
八月,中秋。
隨著節日的到來,一份名為大唐時代週刊的報紙,橫空出世,先是在長安引起軒然大波,而後迅速將影響力,向著大唐剛剛規劃的十道,迅速蔓延。
每一個州都設立了讀報刊的高臺,每天巳時開始讀,持續五天時間。
七天之後,會出第二版。
比如,大唐的神物已經在什麼地方開始種植,又收穫了多少。
比如,六大家修建的大橋,已經修建到了第幾座。
又比如,北方的突厥產生了何等內亂。
還有一些奇聞趣事。
其中也有著一些,講述了大唐邊疆那些鎮守於邊關的將士們的疾苦。
這大唐時代週刊,除了送往各州一份之外。
剩下的自然都賣出去了,崔家、元家等世家大族,都必須訂購一份。
當然,在江楓出面之下,他們都是心甘情願地答應了。
一份也不過才幾個錢,對於世家來說,並不是很貴,就算是十年、二十年,他們也買得起。
收了世家的好處,自然也要給世家一點兒好處,溫水煮青蛙,不能讓世家覺得這是在壓迫和剝削。
所以大唐時代週刊上面,也會允許這些世家之人呈辭,每一次,透過一篇。
僅僅是三版大唐時代週刊,就讓世家之人明白了這個新型事物的強大作用。
本來他們修建大橋的時候,都是悶聲修建,以免讓別人知道,他們是因為偷了神物而被國師和陛下懲罰了。
結果,大唐時代週刊報道了之後。
很多人都去觀望世家修建的大橋,還要求,這些個世家,也要把路給修了。
然後也不知道在誰的帶頭之下,那些百姓就聯名上報,各州便有了個萬民請願。
面對如此場景,世家也只好出資修路。
那些個閒暇,或者是沒有田地的閒人,也就找到了活兒幹,有了生存之本。
“好一個大唐時代週刊!”
聰明的人,自然明白這個大唐時代週刊的作用,它會讓大唐百姓慢慢地接受這個王朝,或者是慢慢地認可。
就像是如今他們這些人,認可自己漢人之身份一樣,最後也會認可自己唐人的身份。
關鍵是,這些人已經開始聽到,在民間,關於大唐的政策,關於大唐的皇帝,關於大唐的國師的說辭。
談及皇帝和國師,沒有人不尊崇,沒有人不豎起大拇指,沒有人不尊敬。
所有的一切,都是大唐時代週刊帶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