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楓的年齡,那是真的太大了。

他也沒有那個心思。

正所謂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這一年,崇禎皇帝都是隨著江楓一起走遍了大江南北,看到了更多以前看不到的事情。

真正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哀民生之多艱,以及眾生皆苦。

當然,他也見到過那種真正看透了人生,每天都會笑著面對生活,一直努力地奮鬥的人。

也見到了最後因為一個女子而傷情,然後要死要活,最終出家當了和尚的人。

更見到了因為撒潑的婆娘,然後把自家的父母給仍在了外面不管不顧的人。

這便是他的大明的百姓生活。

解決了溫飽之後,只剩下家長裡短了。

有時候,崇禎皇帝在想,自己一直勤勤懇懇地讓大明中興,到底是為了什麼?

為了讓這樣的人生存下來,為了讓他們天天家長裡短。

可是有時候又一想。

如果自己放棄了。

那,還會有現在的大明嗎?

回到了紫禁城之後,江楓開始發表自己陪伴著崇禎皇帝遊歷了天下的見聞。

從此之後,大明時代週刊上面最吸引人的內容,那就是大明國師所寫的巡遊記。

對於每一件事情,大明國師都有著自己的見解。

當然了,江楓的這種見解,完全就是站立在另外一種角度之上。

不僅僅洗滌了崇禎皇帝的心靈,更是洗地了整個大明百姓的心靈。

他們為了家長裡短,其實也是一種生活。

但是生活,首先便是一個生、一個活。

當雞湯文開始充斥大明時代週刊的時候,大明的風氣慢慢地被扭轉了過來。

而崇禎皇帝也開始下令,斷絕了很多不好的民風習俗,慢慢地傳遞一種被國師稱之為正能量的價值觀。

江楓看著又進展比較快的進度條,開心地笑了。

翩翩很少見到江楓笑,是那種發自於內心的笑容,一下子就看呆了。

“你笑起來真好看。”

江楓聽到之後,便拉著翩翩的手,把她抱在了懷中。

……

崇禎二十四年。

崇禎皇帝一直沒有改變自己的年號,一個崇禎用到了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