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工部的官員需要做什麼嗎?”

江楓對朱慈烺問道。

朱慈烺搖搖頭。

他以前只是讀書識字,並不知道工部的官員需要做什麼。

當年崇禎皇帝御駕親征的時候,他也不過一歲多,更不可能熟悉這些事情。

後來,崇禎皇帝回到紫禁城執政,他自然又變成了乖巧聽話的太子。

徐光啟走過來,對十歲的太子朱慈烺介紹道:“殿下,工部要做的事情,在十年前就定下來了。

乃是要掌管天下工事,比如修建城牆、長城、水渠、水庫、都城、火、炮、鎧甲、軍袍、房屋等等。

大明的所有工匠和工人在工部都是有著報備,以工代賑的時候,需要工部調派工人去往各地的工地建造工事。

……。”

徐光啟也是一個好為人師的人。

他也沒有顧忌太子朱慈烺的身份,也沒有覺得自己這樣做,有什麼不對。

他只是對將來的儲君介紹工部官員需要做的事情。

朱慈烺那裡能夠記得住這些,但是卻還是乖巧地點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

當六部都走了一趟之後。

江楓對朱慈烺說道:“你現在也不過十歲,其實相對來說,還是太小了,有很多很多的道理,你並不能理解。

因為你沒有親眼見到,也沒有親生經歷過,自然就不明白,也不清楚。

但是當你真正明白和清楚的時候,可能也已經二十好幾了。

那時候的大明需要的是一個年輕力勝、卻又能成熟穩重的皇帝,而不是碌碌無為,什麼都不知道的皇帝。”

朱慈烺稍微懂了一些,但是還是不能完全理解江楓的心思。

江楓則是帶著朱慈烺去了工地。

在工地上,朱慈烺見到了那些工人,見到了工部要管理的人。

在大熱天之下,不辭辛苦地幹這活兒。

“看到了嗎?這就是大明的工人,他們需要付出自己的體力來獲取錢財。

而這個錢財,其實也不過是幾文,但是對於他們而言,這已經算得上是非常高的報酬了。

用他們自己的勞動換取來的錢財,也是最為正規的收入來源,他們可能要靠著這些錢財來養活自己的家人。”

朱慈烺輕聲問道:“老師,這就是書上說的民生疾苦吧?”

江楓搖搖頭,回道:“並不是。”

這個時候,江楓帶著朱慈烺來到了大街,見到了真正的窮人,就是那種什麼事情都不想做,靠著別人的施捨過日子的人。

“看到這個人了嗎?以前的大明有很多很多,他們衣衫襤褸,雙眼無神,沒有活下去的希望,只是單純地活著。

每天會外出乞討,然後靠著別人的施捨過日子。

早年的陝西大旱,叛軍出現的時候,其實他們最開始就是過著這樣的日子。

他們在等待著大明的官府的施捨,可是官府沒有給他們,活不下去了,只能反抗。

而現在,他只是一個人,大明的很多人在沒有吃的、沒有穿的的時候,選擇了去打工。

就像是剛剛,在工地上做著苦力,換取錢財,而不是等待施捨,在沒有施捨的時候,直接餓死。

這也是為何,大明不會對這樣的人出手的原因。

因為你施捨了一次,就會有第二次,他就會一直等著你的施捨,當你那一天不施捨了。

他會說你吝嗇、說你昏庸、說你不愛子民。

當他的話影響了很多人的時候,混亂就會再一次來臨。”

朱慈烺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