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女婿忙於事業,現在又常駐SH那座國際化大城市,難得回來一趟,聶三娘便張羅了十來道菜,什麼香酥鴨、麻辣鴨、八寶鴨、醬豬蹄、松鼠桂魚……,十來道硬菜統統都搬上程家餐桌。

聶三娘聽說女婿是司機送過來的,更是跑出院子,把司機國寶也叫到家裡一起吃飯。

席間,酒過三巡,鄰里鄰居們都對陸雲謙笑著催生二胎。

聶三娘笑得幸福:“咱不著急啊,這次過年,我和悠悠出國啊,也和親家談過,等我大孫子滿一歲了,就讓他們孃兒倆回國,那時候,嫣嫣讀書也差不多,到時回來,二胎、三胎的那還不是明年的事兒?”

“哈哈哈……說的是呢,國內現在獨生子女,就你們家好啊,還能生幾胎。”三大爺樂呵道。

不過,大家聊著聊著,不知是誰就冒出了桂枝的話題。

二大爺聽到有人說道杜桂枝,便是跟著笑道:

“咱們大院這倆年啊真是喜事連連,你們家二丫這都當媽媽了,明年一準而要當二寶的媽媽,還有老杜家的桂枝丫頭啊,肚子也爭氣,聽她媽媽說,下個月也要生小孩啦。”

程衛東面露尷尬的笑容,“桂枝這丫頭也是整齊,嫁給東昇,也是有福氣是。”

“對了!媽,到時候東昇哥家裡添了孩子,你記得告訴我一聲,咱們兩家是親戚,我這個當的叔叔的還是要給小孩包一個紅包才說得過去呢。”陸雲謙也是大方,當場叮囑丈母孃。

“放心吧!桂枝生了孩子,要是東昇辦煮米酒,我一定通知你,就像你說的,桂枝又是咱們大院兒姑娘,嫁的又是我大女婿的哥哥,親上加親啊,是得給小孩包紅包。”聶三娘笑嘻嘻地應道,臉上絲毫沒有去年的計較和忌諱。

其他人也聽得出來,聶三娘是真的發達了。

所以也不避諱談論杜家的事情。

一大爺見程家兩夫妻現在也想開了,不計較與杜家的事情,便是問道:“雲謙啊,你還不曉得吧,桂枝丫頭現在雖然大著肚子,可是嫁到薛家也很爭氣呢,不僅這麼快就給薛家老大懷了孩子,更是自個兒在他們衚衕開了一家小飯館。”

“是啊,前幾天,聽桂枝媽說,小飯館的生意還不錯。”

陸雲謙一愣:“桂枝還真是一塊做生意的料啊。”

“是啊,開業那天,有個報社記者剛好從衚衕過,覺得她這個小飯館還有點意思,就幫她寫了一篇文章,刊登在《燕京日報》上面,這事兒,我們大院也都是看到那個新聞的呢。”

“那真是遇到了貴人啊……”

陸雲謙由衷笑道。

“我也知道哦!姐夫,我聽說桂枝姐開的小飯館,每天都買好多錢呢,”程悠悠一副人小鬼大的機靈道,絲毫沒注意到自己老媽那張越來越臭的臉,黑霧騰騰。

聶三娘卻是笑著招呼大家吃菜喝酒。

就是不談桂枝開小飯館那事兒。

陸雲謙也是零零碎碎的從幾位大爺哪裡聽說了杜桂枝開小飯館的完整版本。

在1986年初,工商個體戶這個詞還比較少見,尤其是對於真正的貧民百姓來說,更是遙不可及的事情。

但陸雲謙也曉得,桂枝決定了要做生意,估計她男人薛東昇也攔不住。

杜桂枝是個急脾氣,想到就要做,決定了要做生意,在自家衚衕開小飯館,轉天早上就跑到工商局去申請營業執照。

到了工商局,她說想開飯館,工商局的人就問她有屋子開嗎?

桂枝說,有,可以把自己家的院子打掃出來,把廂房的屋子騰出來。

工商的同志後來才知道,這位想開飯館的女子竟然是警務部門領導的家屬,便找到杜桂枝,說:“這樣吧,先斬後奏,你先開業,然後發照,回家準備去吧。”

就這樣,桂枝的衚衕小飯館夢終於實現了。

“雲謙啊,你聽了也許都感到好笑,人家桂枝可不像你買得起樓,有大場面開肯德基,她就湊了4張舊的小桌,10多把小木凳,4塊塑膠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