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開始作討論會筆記了。

尤其是,被陸雲謙點名,與程小冬臨時組成創作小組的漫畫家們。

“話題扯回來了哈!接著前面的講,個子最矮小的那位,你們自己去看劇情吧。當然,這個櫻木花道吧,也由一名純粹的外行成長為在國家級比賽上能夠受到關注的籃球手。”

“雖然在《灌籃高手》中登場的人物都非常高大,幾乎都在180cm以上,接近2m的人物也出現了很多,168cm的宮城良田可以說是小矮子了,這些大個男生在球場上奔跑、跳躍碰撞的身姿是在平面上描繪的。

話說你們各位都瞭解平面描繪這個視覺嗎?”

所有人二眼茫然。

“我所說的平面繪圖,其實很簡單,就是不要出現立體的。但有個缺點,容易顯得畫面凌亂。所以,如果構圖方法不合適、分鏡不夠流暢的話,這些畫面會變得亂七八槽。”

程小冬:“我看過井上雄彥的繪畫,能力出類拔萃,他的漫畫,畫面也有平面的,就很優秀。”

“對,你的觀察非常仔細!但是有個小訣竅可以改變這些平面描繪的混亂視覺,那就是,在畫面上增加描寫運動的擬聲詞。”

“擬聲詞?”眾人一愣。

“對!這些擬聲詞才能呈現出來球鞋“吱吱”的聲音,相互碰撞“鐺”“啪”“路的聲音,帶球前進時籃球發出聘”的聲音,籃球撞在籃筐上“當哪”的聲音。劇情裡面,我不是也寫了嗎?”

陸雲謙喝著茶水,表示這些小孩子看劇情不夠細心。

眾人趕忙低頭去尋找劇情裡面的擬聲詞。

“這些擬聲詞有節奏地響著,如音樂般悅耳。當然,這是我特意安排的“效果音”。”陸雲謙不給他們反應的時間樂呵道,像是在炫耀技巧似的。

“《灌籃高手》的“效果音”給閱讀程序帶來了節奏感,為故事進展新增了立體感。”

由於湘北高中籃球部的選手人數不多,主要成員有主將赤木剛憲(三年級、副將木暮公延(三年級、三井壽(三年級、宮城良田(二年級、流川楓(一年級,櫻木花道(一年級,教練是安西光義,管理者是彩子。

“主人公雖是櫻木花道,但我認為赤木剛憲和流川楓也毫不遜色。”

歐洋說:“與其說主人公是特定的個人,倒不如說,那些被籃球的魅力所吸引的男生們都是主人公吧,故事的進展基本是以現在進行時來描繪的。

隊員和其他學校的對手們摻雜在一起相繼登場。

然而,時間突然靜止,回憶畫面被加入。”

蘇哲:“回憶畫面賦予了登場人物形象的立體感與深度。”

其中一位青年漫畫家有些不怕得罪陸雲謙的說道:“不怕誤會地講,我是這麼評價這個故事的:與其說作者要畫出像大河劇那樣跌宕起伏的作品,不如說他是一位把重點放在刻畫人物上的故事作者。”

陸雲謙輕點頭:“我是位把人物形象融入一個個畫面、一個個故事中進行描繪的漫講故事高手。比起講故事,我更像在雕琢那些嵌入一個個畫面、一個個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可以說,我是一位對人物情感及內心波動抱有執念的作者。

《灌籃高手》結構上的一個秘密是,在適當的時機插入回憶的畫面。”

大家趕忙在劇情裡面尋找這些回憶片段。

“誒?他是這樣的人?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嗎?”這樣突如其來地把讀者拽到回憶中。

在故事的進展中幾乎都是籃球畫面,因為這種方法對於刻畫登場的人物形象來說是最好的。

然後讀者透過這些回憶的畫面,會更喜歡漫畫中的角色。

在此,以赤木剛憲為例開啟一個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