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建立無塵車間(求訂閱)(第1/2頁)
章節報錯
80年代,國內普通製造業廠房,幾乎還沒有無塵車間這種行業標準概念。
除了醫療手術室,有對環境的一定要求,像工廠的生產環境大都比較簡陋,馮正宗也是當即就說,“無塵車間這個事,恐怕還是請國外技術專家來教咱們。”
“那這麼說,裝修無塵車間的材料應該也得是從國外採購嗎?”陸雲謙問道。
“咱們乾脆點兒,你跟國外購置機械裝置的同時,就請他們一併把車間需要的裝修材料也帶來,到時候,他們的技術員過來,幫咱們弄一弄這個車間,咱們學著點,把技術引數記錄下來,便於以後再開工廠的時候會用到。”
陸雲謙:“從國外當然能買到現成的技術和材料,不過我覺得,咱們還是要結合國內的無塵技術……”
幸好他們是在上海灘這種老工業之地開辦衛生巾工廠,查詢資料也比較便利。
所以當陸雲謙提出,工廠必須使用無塵車間這個概念之後,馮正宗便派手底下的人去查詢國家對於無塵車間這方面技術的應用。
經過翻閱一系列的資料,以及到大學去諮詢相關行業的教授,才得知:
特別是1982年6月成立了國內電子學會潔淨技術分會,並創辦了“潔淨技術”雜誌,於1983年正式發刊,在整合國內潔淨室技術的各方面力量,推動潔淨室技術進步以及在國際交流方面起了很大促進作用。
1984年12月,頒發了以電子部第十設計院會同有關單位共同編制的GBJ7384國家標準“潔淨廠房設計規範”,其中,關於潔淨度分級標準,等同採用了當時國際上大多數國家認同的美聯邦標準209B。
摒棄了此前國內曾在不同範圍內使用過的多個借鑑國際標準而制定的潔淨室分級標準,為國內潔淨室技術與國際接軌向前邁進了一步。
力求建立與美方FDA於1969年頒佈的“食品製造標準”看齊。
這個標準,即食品的GMP,要求在製造和包裝過程中嚴格控制微生物和溫溼度,以防止食品變質。食品無菌裝罐的潔淨室,當時在歐美迅速得到推廣。
陸雲謙也考慮過,等衛生巾專案坐起來之後,他們肯定會陸續上新專案,比如食品工業。
既然是要搞工業,那就從衛生巾車間開始,做出國內引領行業標準的表率!
像衛生巾工廠,在80年代中期還沒有那麼嚴格的企業衛生許可證消毒要求,但是做出一款讓女人用的舒心,沒有副作用的產品是廠家的良心所在。
所以,自建廠房時,從原材料倉、成品倉、五金輔料倉、更鞋櫃、更衣更帽間、生產車間、風淋室、產品生產線、包裝線等等,就做出一套標準。
不僅是車間有潔淨要求,工廠的員工食堂,宿舍,刀模具維修保養車間,風淋室,實驗室,辦公室,研發中心,財務中心,質量控制中心、銷售中心、計劃中心、採購中心、製造部、包裝部、裝置部等功能區域也得做到環境要求。
確保工廠的主要環節,比如生產、包裝、加工、製造不出任何衛生問題。
膽他們現在是要開辦工廠,對於這個無塵技術的應用,必須是成熟可應用的。
三個股東一商量,決定還是從國外採購更有效率。
陸雲謙將衛生巾工廠所需要的車間技術、裝修材料等,寫成採購需求文件,打電話一併傳給邁克。
由邁克來安排採購。
當時,從國外進口的大宗貨物都只能走遠洋航運。
遠洋航運還不是直接到上海,外國航運先是到港島登入,然後再經內海到達目的地城市港口。
陸雲謙算了算這個貨運中間所耽誤的時日,覺得可以分步驟進行。
“如此一耽誤的話,那這樣,技術專家與車間的裝修材料就走空運,先到申城,然後一邊改建工廠的時候,就等待機械裝置和大宗原料物資抵達……”
這麼一討論,公司每件大事都落實下來。
馮正宗的人就負責做商貿公司的工商登記,一些個手續辦理,同時招聘人員。
五天後,“黑鷹”航運為他們送來第一批車間裝修材料,以及美方金佰利公司的高階技術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