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解決一箇舊的難題,再迎來一個新的(第2/2頁)
章節報錯
“你希望我給你多少啊?”
道具、燈光、音響、音樂、演員、伙食費、差旅費等等等等,張曉禾怎麼算都要再寬限二十萬。
岑酒馬上拒絕了她,直接打了一折:“兩萬。”
張曉禾肯定不幹啊:“十八萬。”
接下來,岑酒和張曉禾開始了漫長的討價還價過程。
“五萬。”
“十五萬。”
“六萬五。”
“十二萬。”
“八萬。”
“十二萬。”
“八萬五!你再多說一個字,一分錢都不加了。”
“成交!”
張曉禾早就摸準了岑酒的心理,再加八萬五,符合她的心理價位。岑酒愣了一下,才知道自己著了張曉禾的道。他後知後覺地輕笑一聲,爽快地答應了了張曉禾的請求。
“謝謝岑老師。”
“謝我幹啥?你以為再加八萬五,就有人願意跟你幹啊?你可別天真了。”
“那也總比什麼都沒有好。我這就去找演員。”
很快,張曉禾要做沉浸式話劇的訊息傳遍了整個話劇團。訊息是傳播得很順利,但是找演員,一點也不順利。
大家都知道這出話劇只是岑酒的一個實驗,預算低到塵埃裡,到時候辛辛苦苦排練完,能不能順利登場還是個未知數,指不定自己的辛苦就付諸東流了。而且岑酒話劇團裡保守派偏多,根本看不上沉浸式話劇這個新玩意兒。
話劇團內的演員不願意,那張曉禾就從外面招。一開始,還是有很多人願意來面試的。可是張照個一聊才知道,人家是衝岑酒話劇團來的,或者說得更明確一點,人家就是衝著岑酒來的。結果寫出話劇,只是佔了一個岑酒話劇團的名聲,跟岑酒沒有任何關係,馬上就放棄了。
最後願意留下來繼續面試的寥寥無幾。可是這些演員,都和張曉禾選人的要求不符。寧缺毋濫,是她的選拔標準。
這一天,最後一個演員面試結束,張曉禾虛弱地趴在桌子上。她空洞地看著窗外,欲哭無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