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送人手的顧廷煒(第2/2頁)
章節報錯
與此同時,從林子裡走出來一個老年人,乃是英國公府的管事福伯,走到張安邦後面,扶著張安邦的輪椅,嘆了口氣,盯著阿二的背影說道。
“老二老三剛剛進入軍中,不懂規矩,以後讓姑爺多教教,您放心把,有老大看著,他們兩個不敢亂來的。老奴推您回去吧,您身子骨弱,晚上天涼,今天又操勞了一天,累病了我就沒法給國公爺和夫人交代了,就是小姐也得罵老奴了。”
張安邦笑了笑,福伯往他背後一站,他就知道福伯想說什麼。
“在等等,不著急,等他們進城之後,咱們在走也來的及,要不是我這身子,真恨不得親自率軍救駕,有了這樁功勞,說不定官家能夠看在張家一片忠心的份上,允許張家過繼嗣子。”
福伯聽到張安邦這麼說,臉上也露出了一絲遺憾。他知道張安邦的意思,幕後謀劃,肯定比不上親自上陣。實際上英國公一家都有過繼興平侯嫡次子為嗣的想法,西平侯也願意促成此事。
但是可惜的是,張家畢竟是國公府,過繼嗣子並非僅僅是張家之事,關係的爵位承襲。本朝爵位承襲可以世襲罔替,比之前朝不知道強了多少倍,但正因為如此,有爵者過繼嗣子的要求也十分嚴格。
大宋宗人府有規定,勳貴之家過繼嗣子,必須得是三代以內本家後輩才可,而張家到了張安邦這一代,加上西北那邊的二房,也只有張安邦這個獨苗男丁,哪有什麼合適的人選。
本朝並非沒有先例,當年令國公無後,想過繼旁支子弟都不行,要知道,令國公當年可是救過太宗皇帝的,當年的軍功不亞於現在的英國公府,甚至還和皇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他們家都不行,何況是張家。
要想過繼也不是不行,只要官家下旨,哪怕不能襲爵,張家也認了,但是,若是先帝的話還有可能,現在的官家,那就呵呵了。
想到這裡,福伯也覺得氣氛有點凝重,趕緊轉移話題,免得自家世子心情不好。
“世子也別擔心,西平侯這次如果功成,說不定官家能看在西平侯再一次救駕勤王的面子上,開恩特許也說不定。”
聽福伯這麼說,張安邦又搖了搖頭。
“福伯您就別安慰我了,咱們這個官家是什麼性子,你又不是不清楚。這一次為了幫助太子,幫助妹夫,張家用自己的人脈,將休沐的禁軍召集起來,又讓顧廷煒的麾下不戰而降,雖然咱們多了一千多幫手,但是又何嘗不是讓官家更為忌憚英國公府在軍中的勢力,不打壓就算了,能夠下旨加恩,那是妄想。更不用說過繼的還是軍中新貴的嫡子,一門兩爵位,文官那邊就過不去,更何況官家,以後別再說這話了。”
原來,前幾天在壽亭侯府,劉貴婦的姐姐他們密謀的時候,雖然不把盛長槐放在眼裡,但還是聽進去了元長生,也就是方天化的擔憂,讓顧廷煒率領禁軍,以訓練的名義,在盛長槐親兵駐守的莊子上盯著。
而她們萬萬沒想到,顧廷煒是個扶不上牆的,貪花好色倒是一把好手,哪裡吃的了軍營的苦。這幾年名義上在西郊大營任職,甚至在劉貴妃和秦大娘子利用顧家和高昌侯府的關係,一個人管了兩營兵馬,看著也算是個中層將領了。
但實質上,那兩營兵馬,沒有一個人能看得上這個貪花好色,去軍營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公子哥,哪怕他是老寧遠侯的嫡三子。
在軍中,尤其是在顧廷煒待的在西郊大營也算數一數二的禁軍之中,軍中將士最看重的還是上官的能力,顧廷煒文不成武不就,哪裡能服眾。
他帶著禁軍莫名其妙的在盛長槐的莊子附近拉練,本來就讓軍中將士怨聲載道,他們不是不願意訓練,而是不願意如同遊山玩水,跟著一個公子哥在軍中同僚面前耀武揚威。
是的,顧廷煒嘴上沒說,但是他的種種舉動,都被禁軍將士解讀成像盛長槐的親兵耀武揚威。要知道,盛長槐的親軍剛剛從秦風路回到汴京,有一部分還是以前英國公府幫忙招募的,和顧廷煒麾下的有些人是舊識。
本來,這幫人就羨慕盛長槐的親兵跟了一個好上司,能夠在戰場上殺敵立功,自己跟著這個公子哥,平日在西郊大營就遭受了很多白眼,還跑到立下大功的同僚面前耀武揚威,都是血性男兒,誰能受得了同僚舊識那鄙夷的眼光。
顧廷煒是個不成器的,知道今天晚上劉貴妃他們謀逆,帶著人直接把盛長槐的莊子給圍了,但是他萬萬沒想到,英國公世子早就看上了他這一營兵馬,能夠不用詔書虎符呼叫的,除了英國公府召集那些今日休沐,以前在英國公麾下的老部下,也就只有張清一千多人了。
臨近夜晚的時候,英國公世子帶領著自己召集的禁軍,連同張清的一千多兵馬,直接把逼迫盛長槐親兵投降的顧廷煒給圍了。
英國公世子本以為還打上一場,結果沒想到,自己剛剛把顧廷煒涉嫌配合劉貴妃謀逆的事情說出來,顧廷煒就被兩個營的營指揮親手給拿下了。
這兩個指揮使本來就在懷疑,顧廷煒沒有任何詔令,讓他們拿下戰功赫赫的西平侯親兵這種舉動有些奇怪,在圍困逼迫盛長槐親兵的時候出工不出力,聽到英國公世子之言,哪有不信的,雖然英國公世子體弱多病,但是跟隨英國公在西郊大營練兵的時候,足智多謀那是出了名的,軍中將士多有欽佩,自然是信張安邦多過顧廷煒這個公子哥。
為了避免他們被劉貴妃謀逆所連累,不僅拿下了顧廷煒,還主動要求協助英國公世子平亂,以洗清他們身上的嫌疑。
雖然並非是英國公以前的麾下,但是這些人當場反正,自然是算英國公府的緣故,張安邦說官家會更加忌憚英國公府的說法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福伯在國公府待了這麼些年,這兩年也是看著百年國公府逐漸被閒置,知道這是什麼原因,於是不在提剛才那個話題,看著已經走到城門跟前的阿二和阿三他們。
“世子,成與不成,就看顧家三郎了,希望能如世子預料的那樣,顧家三郎能夠幫咱們把城門騙開,要不然,汴京城牆高大,易守難攻,咱們這些人,要拿下城門,至少得好幾個時辰,城裡的叛軍,就只能靠西平侯他們了。”
首發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