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重逢,近況(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鞏州西夏軍隊撤離的時候,西夏軍方對他不知道積攢了多少怨氣,梁乙埋少了一條胳膊,騎馬自然是不太方便,但卻沒人願意救這個掉隊的統帥,結果被楊繼宗撿了個便宜,這可是這十多年,西夏俘虜中身份最高的,還是個讓大宋最痛恨的宋奸,他一個人,可比好幾名西夏大將。
在盛長槐到江州之後,楊文廣就把責罰楊繼宗的權利交給了盛長槐,因心疼兒子早早的沒了母親,也就對他沒有過多苛責,實際上是扮演了一個慈父的角色。
但是,往往是越不發火的人,在發火的時候才讓人覺得害怕,別看楊繼宗在戰場上威風凜凜,在楊文廣面前,他永遠都不敢造次,盛長槐這番話,恰好搔到了楊文廣的癢處,楊文廣自從知道自家乃是北漢楊無敵後人之後,最遺憾的便是自家的身體不好,沒辦法重振楊家聲威,聽到楊繼宗立下如此功勞,臉上的喜悅再也洋溢不住,這時候在苛責楊繼宗,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有你兄長為你求情,我這次就饒了你,若有下次,別看你現在是朝廷高官,執掌幾千號人馬的將軍,你這個當過山大王的父親也不會饒過你,起來吧,趕緊看看你兒子去,可憐了我的嗣哥兒,長這麼大,還從來沒見過父親的面。”
盛長槐搖了搖頭,然後嘆了口氣,不光楊繼宗,就是自家的幾個孩子,也都躲在各自母親的身後,看自己這個當爹的眼神帶著一絲隔離,更何況楊繼宗的孩子楊延嗣。
在這個時候,盛家女卷也十分有默契,都沒有詢問秦風路那邊的詳情,一來怕盛長槐為難,畢竟現在仗還沒有打完,前線的訊息應該屬於軍事機密,這種事情,作為將門之女的張大娘子,早就給盛家人科普過了。
二來,在這個闔家團圓的日子,說戰場上那些讓人心驚膽戰的事情,未免有些大煞風景。
這會子,盛長槐和老太太他們續完舊,正稀罕的抱著自己的女兒,他現在已經有了三個兒子,但卻只有這一個女兒,都說女兒是父親的小棉襖,不像她的幾個哥哥,除了老大盛承憲,之前見過自己的父親還稍微好點,其他兩個一時半會還沒法和盛長槐親近起來。
畢竟盛長槐才從沙場上下來沒多少日子,身上還帶著澹澹的殺氣,哪怕他極力收斂,但小孩子是最敏感的,還是覺得有些害怕這個沒見過面的父親,更何況他們還不懂事。
但是盛長槐的嫡長女盛靜萱卻有些像她的母親,小小年紀就不認生,在收到盛長槐從秦風路帶來的禮物之後,就接受了這個從來沒見過面的父親,再加上盛長槐刻意逗弄,咯咯咯的笑聲,倒是讓老太太屋裡更新增了一份家的溫暖。
沒過一會兒,得到訊息的盛家兄妹都紛紛趕了過來,之前只有盛明蘭恰好在這裡,其餘姐妹都不在,現在可好,難得大傢伙又湊齊了,連王大娘子都跟著盛長柏夫婦過來了。
最讓盛長槐側目的是,自己那個三弟弟盛長楓,也破天荒的帶著他的大娘子柳氏一同過來了,這倒是盛家姐妹難得聚的這麼齊,兩年不見,盛長楓竟然有些穩重起來,倒是叫盛長槐對自己這個弟妹刮目相看,果然如同自家大娘子說的,柳家的女兒,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在汴京,官宦人家給家中兒郎娶妻,最理想的就是娶柳家女兒,在家長的角度來看,海家的女兒好歸好,但畢竟是清流人家,到底太守規矩了一些。若是家中子弟不爭氣,娶個柳家的女兒,卻能夠約束住自家的紈絝後輩,至少讓其不給家中惹禍。
柳家和海家不同,雖然也是官宦人家,但祖上在五代時期是將門出身,家風帶了一點將門的習氣,但更注意教育女兒家自立,自強,不一味的遵循三從四德。比如胡六郎的大娘子,人稱河東獅,不過是柳家的教育方法教出了一個朝綱的,盛長楓的大娘子,實際上才是真正的柳家女兒代表,只不過因為相貌平凡,得了一個無鹽女的稱號而已。
張大娘子在盛長槐回家之後就預料到了這種場景,早早吩咐下去準備家宴,聽王大娘子說盛紘有事來不了,便請諸位親捲入席。
席間,盛長柏還是和之前一樣不解風情,私底下詢問起了盛長槐在秦風路的情況,盛長槐撿能說的說了一些,惹得老太太她們又是各種後怕,盛家姐妹更加佩服起張大娘子和盛明蘭起來。
本來這二人,就是盛家女卷中的佼佼者,之前在謠言四處飛的時候,這兩人即便是心中各種擔驚受怕,但還是把家裡管理的井井有條,尤其是盛明蘭,在秦太夫人這段時間又開始作妖的情況下,還能讓整個寧遠侯府的下人們安安分分的,盛家其他姐妹之前還不覺得什麼,現在想起來,這兩人實在是不易,將門的大娘子,果然不是什麼人都能做的。
以前盛墨蘭還覺得自己比盛明蘭處處再上,現在也有些不太確信,如果她們異地而處,自己是否能做到如此,盛墨蘭在心裡盤算計較了一會,們心自問之下,最終得出了一個讓她難以接受的結論,不能。
盛家人萬萬沒想到,大宋這場三面皆敵的戰爭,竟然給盛家帶來了一個意外之喜,從此之後,盛墨蘭再也沒有在家中攀比的心思,日後雖然有私心,但卻沒有整出任何么蛾子,甚至在梁家也逐漸收斂鋒芒,向著張大娘子和盛明蘭學習她們的長處,許多年之後,就連盛老太太也不由的發出感慨,原來盛家最有天分的,竟然是她以前最看不上眼的四姑娘,認清現實的盛墨蘭,雖然不見得就是盛家最有能耐的,但卻是盛家最全面的,兼有諸位姐妹和嫂嫂的長處,單個比是差了點,但勝在全能,這都是後話。
河北和河東還在開戰,英國公等一干老臣整日被官家召見,講解戰局,晚間,盛家親卷散去之後,英國公夫婦才姍姍來遲,一見盛長槐,就讓示意張大娘子讓盛家下人遣散,英國公夫人親自在外邊放哨,而英國公面色凝重的問了一句。
“賢婿,你真的決定了,要參與到即將到來的亂局之中嗎。”
首發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