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盛府眾生相(第1/2頁)
章節報錯
“母親,天大的喜事啊,如兒給我說的時候,我還以為又是謠言呢,幸虧我這兒媳婦作證,要不然都忘了給母親來道喜了,張家是什麼樣的人家,汴京數一數二的勳貴,雖說都是國公府,齊家比起張家,那簡直是天上地下。”
王大娘子不愧是盛家的搞笑擔當,這一進門,就又摔了一跤,但這次彷彿一點感覺都沒有,臉上甚至沒有半點尷尬,也是幸好老太太屋裡的門檻不是很高,剛才她扶了一把門框,這才沒摔個好歹。
但是王大娘子一點也不在意,盛長槐和英國公獨女就要被賜婚了,這可不是什麼閨女高嫁,還要擔心自家女兒在婆家會不會受冷眼,聯姻聯姻,這個年頭,除了皇家嫁閨女算是招婿,其他人家裡面,娶媳婦的就這點好處,主動權都掌握在自家手裡,嫁到盛家來,就是盛家的人。
再說了,盛家和張家的聯姻,盛長柏也能跟著沾光,英國公雖然是個老將,還是個武官,但肯給英國公面子的老臣不在少數,畢竟是從開國至今就不缺少聖眷的家族,世代忠良,大宋最根正苗紅的勳貴,手握大權,比起齊國公府靠著平寧郡主在先帝太后面前的臉面,勉強得了個鹽道官不知道有多好。
一朝天子一朝臣,就比如現在,齊國公的鹽道官也丟了,得了個不大不小的閒職養著,哪像英國公,官家登基之後,接連下旨賞賜,這就是手握重權的好處,也不光是如此,就算英國公退休了,在軍中的人脈那可不是吹的,軍中都是生死中的交情,比起文官裡面逢高踩低,簡直是雲泥之別。
“你這孩子,著什麼急,明兒,還不趕緊扶大娘子做下,這都第幾次了,彩環和劉媽媽也不知道看著點,知道你們家大娘子愛摔跤,平時就多注意著點,也不知道是隨了誰,你這樣,長柏也這樣,真叫人擔心。”
老太太也是一臉的喜色,難得和王大娘子開起了玩笑,盛如蘭和海朝雲憋著笑意,臉都憋紅了,但一個是親女兒,一個是兒媳婦,哪裡敢漏出半點笑意,包括盛明蘭和聞訊趕來的盛墨蘭,也都是強忍著不笑出來。
王大娘子臉色一囧,不以為意的擺了擺手說道。
“想笑就笑吧,一個個憋的像個什麼樣子,好像我是什麼母老虎似的,母親,你也真是的,孩子們都在呢。”
王大娘子也知道自己的老毛病,一遇到什麼大事就有些風風火火,走快了還容易左腳拌右腳,自己腳底下又快,彩環和劉媽媽一個年紀小,一個年紀大,都不像她才四十多,走路跟不上她,出現什麼意外來不及扶住,她也是明白的,但一個人的喜好能改,性子能控制,這天生的急性子卻難改的很,她也習慣了。
“給祖母道喜。”
盛墨蘭,盛如蘭,還有海朝雲異口同聲的給盛老太太道喜,老太太一看她們,哪裡不明白,是劉媽媽給走漏的風聲,門房那裡的管事,可是劉媽媽男人的族侄。明蘭倒是早一步知道的,太后招她進宮,盛明蘭不放心,一起跟著到了宮裡,太后也是有意施恩,連同盛明蘭一起見了,還誇她養孩子養的好,要不是宮裡沒適齡的皇子,還真有意讓盛明蘭參選秀女,可把老太太嚇了一大跳。
本朝後宮選秀分兩種,一種是選妃,朝中重臣之女參選皆是如此,只要選中,至少都是個才人,美人之類的後宮品級,那可是名義上的主子,雖然沒有單獨的宮殿,但不是伺候人的,倒是和後世辮子朝不像,選秀進去,即便是重臣之後,要是選不上四妃和正室,也是從最末等的宮女做起。
至於宮女,那就是第二種了,這種一步登天的幾乎很少,大宋選秀,選官宦之後,還是有一種施恩的意思,自然不會把臣子當做奴才。
太后也就是順口一提,主要是和老太太寒暄,誇讚老太太教導後輩有方,老太太以前也是見過太后的,兩人年歲也差不了多少,閨中的時候也有是有過幾面之緣的,畢竟曹家之前也是將門,也就是到了曹國舅手裡,才把軍中的關係放下了。
都是熟人,太后也沒有拐彎抹角,直接開門見山的說了招她進宮的來意,這便是太后比較會做人的地方,賜婚賜婚,英國公府都同意了,專門把老太太叫過來商量,給足了盛家面子。
盛老太太當然不會有什麼意見,英國公獨女,大宋最頂級的勳貴,僅次於宗室皇女了,說到底,還是盛家高攀了,別看盛長槐有個爵位,像這種新晉有爵之家,要混到人間這個圈子裡面,盛家要走的路還很多呢,現在又太后的賜婚,有英國公家獨女帶領盛家女眷,不用幾年,大宋有名有姓的大家族,有個什麼宴會,都不會忘記給盛家下個帖子,可不是去年寧遠侯家那種假惺惺的帖子,這可是真心實意的邀請,去了也能成為座上賓。
有盛長槐的爵位,在加上姻親英國公府,身份上也不算低了,這就和後世什麼名媛團一樣,不是身份到了就能進去,還得有人引薦進圈子,硬擠進去,難免在聚會上當個小透明,甚至還會被人另眼相看,古往今來皆如此,從無例外。
“也不知道槐哥兒是走了什麼運,能叫太后如此看好,阿彌陀佛,可算是轉運了,以前全都是壞事,從宥陽歸來,全都是好事,兒媳婦,等得了空,咱們一起去玉清觀還願吧,感謝真人菩薩對我家的保佑。”
老太太和大娘子一樣,是什麼佛都拜,但不一樣的是,大娘子是什麼都信,老太太是什麼都不信,就是求個心安,做法倒是異曲同工,口裡喊著阿彌陀佛,卻要去道觀還願,這就很華夏了。
“可說呢,我也是這樣想的,也別等什麼有空不有空了,明天我看就不錯,正好讓我這兒媳婦帶著孩子一起出個門,可憐見的,自從生了孩子,連家門都沒出過,我這兒子也不知道是積了什麼德,娶了這麼一個聽話的媳婦,過年的時候讓他看好門戶,就乖乖的一步也不出門,這要是傳到親家耳朵裡,還以為是我這個婆婆不叫兒媳婦出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