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對策(第2/2頁)
章節報錯
蜀州通判一愣,他一兩天都沒看出來,方天化只瞧了這麼一會,便知道了其中的鬼把戲,但方天化是蜀州公認的第一才子,他也不敢確定方天化是不是信口胡說。
“長生,不如先給我和裘大人解釋一下,你發現了什麼,若是能說服我們,今日就算你出山第一策了,到時候白蓮教平定,我必上書為你請功。”
方天化臉上漏出大喜的神色,連忙向盛長槐拱手致謝。
“多謝伯爺抬舉,其實也很簡單,您看神像四周,可有什麼發現。”
無生老母廟內,因山洞高大,神像四周皆有空檔,前來祈福拜神的鄉民們,多帶了貢品過來,尤其是那些偷偷來的大戶,肯定少不了這些,甚至前面還有一個豬頭,除此之外,四周皆是各種糕點水果,再無其他東西。
盛長槐其實早就發現了,但仍然不為所動,假裝不解的用眼神看著方天化,方天化一急,指著神像旁邊說道。
“伯爺,蜀州鄉俗和其餘地方差不多,求神拜佛的祭祀,要不是水果,要不是糕點飯食,種類雖多,但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可以直接食用的,但這神像四周,卻有幾個豆芽,兩位大人不覺得奇怪嗎。”
盛長槐冷冷的在心中笑道,看著方天化,心中的懷疑愈發肯定,果然此人不對。
豆芽盛長槐早就發現了,但方天化不知道的是,早在昨天,盛長槐知道這個無生老母廟的時候,就派人悄悄的查探了一下,正是沒有暴露的皇城司衛士,專門讓張順叮囑他,看有沒有豆芽的痕跡。
之所以這麼辦,無他,像這種在佛像下面隱藏黃豆,然後每日澆水,在黃豆發芽之後體積變大,頂起佛像下方,造成神像一日長一寸的假象,這樣的套路,在裡面已經出現過多次了,多少主角因此揚名,甚至電視劇都拍出來這樣的場景了,聽到這個訊息,盛長槐第一懷疑的就是豆芽。
但因在現場沒發現豆芽,盛長槐已經做好了先挖神像,在給百姓解釋科普的準備,但就在最後一刻,盛長槐突然發現了豆芽的蹤跡,就像方天化所說,從古至今,就沒有用生豆芽祭祀的,昨日還沒有,今日突然出現,其中必有蹊蹺。
只有方天化此人,從聽到這個名字開始,盛長槐就對他有所懷疑,無他,《水滸傳》那麼有名,方臘的名字更是如雷貫耳,白蓮教,姓方,就這兩點,盛長槐就有所懷疑,這個方,未必就不是方臘的方,雖然方臘不是白蓮教,但白蓮教既然已經出現了,這個時空方家以白蓮教起事,並非不可能,叫什麼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做的事情是什麼。
這段時間,盛長槐之所以一直和方天化談論佛經道經,就是想確定,此人到底對這方面有多少研究,作為附佛外道,或者是以道教掩飾,行邪教之事,必然會對佛道有所研究。
方天化此人,對佛道和道教的研究,甚至超出了對儒家的研究,昨晚藍玉更是讓盛長槐問了幾個問題,方天化道家的理論,已經超過了很多五六十歲的道士。
或許天下真有這種天才,但一個立志出仕的舉子,對道經的研究超過了聖賢書,這其中就有問題了,別看蜀州通判吹方天化是蜀州讀書人中年輕一輩的翹楚,但是根據盛長槐的試探,他是很優秀,但比起徐慎都要差一點,就連成都府,在盛長槐看來,什麼必中解元,蜀州通判裘正是吹過了。
現場發現的豆芽,肯定有人故意的,至於是誰專門這麼做,就看誰先上當了,所以盛長槐一直沒有輕舉妄動,而是藉機引出幕後指使,讓盛長槐開心的事,果然是他這段時間一直在試探的方天化出頭了。
果然,方天化給出的解釋,和電視劇裡面主角出風頭的解釋差不多,方天化此時到和之前穩重的樣子不一樣,像極了一個志得意滿的年輕人。
“伯爺,裘大人,不如讓學生給百姓解釋一番,然後在百姓的監督下挖開神像,只要拆穿白蓮教的陰謀,伯爺帶來的道士真人在用大道只說破解邪教,定然能將白蓮教引發的輿論給壓下去,實在不行,在從峨眉山請些打得高僧過來,以宗教對宗教,邪不勝正,不費一兵一卒,便可化解白蓮教之禍。”
蜀州通判一臉的欣慰,他果然沒看錯,方天化不愧是讀書人中的翹楚,尚未出仕,便能替朝廷分憂,真乃大宋之福,百姓之福。
裘正剛準備開口勸盛長槐,結果盛長槐哈哈一笑,還沒等他開口,就給出了另外一個解決辦法。
“既然知道遠離,那就好辦了,不用挖開神像,便能破解此道。”
說完,在裘正和方天化不解的眼神中,盛長槐招來藍玉,在他耳旁耳語幾句,藍玉眼神閃爍,一臉敬佩的給盛長槐行了個禮,走出洞外,大聲說道。
“蜀州鄉親們,你們被邪神給矇蔽了,擅自祭祀邪神,已經惹下了大禍,不日道尊將會降下災難,小道千里迢迢,是來解救相親的。”
此話一出,滿堂皆驚,百姓均不知道藍玉想幹什麼,藍玉拖下外袍,漏出裡面穿著,赫然是一身道袍。
“百姓們,你們不知道他是誰,但是本伯爺知道,藍真人的師兄執掌欽天監,藍真人更是得道之人,京中高管貴族,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就連青城山的劉道長,見了藍真人,也得行弟子之禮。”
本來蜀州百姓聽藍玉汙衊無生老母,群情激奮,本準備衝破禁軍阻攔,找藍玉理論,聽盛長槐在一旁點明藍玉的身份,欽天監他們不知道,但是青城山他們知道,蜀州離的這麼近,劉真人的名號,蜀州大部分百姓,尤其是大戶人家都聽說過,在蜀州有半仙之稱。
首發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