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新時代要來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在全旭的麾下,有一隻特殊的軍隊,人數不過八百人,在大宋,之前除了作為秦風路經略安撫司的王韶稍微瞭解一些,知道這些人是幹嘛的,就只有盛長槐一個人知道。
作為新晉侯爵,盛長槐雖然有著文官的身份,但是他的孩子,將來大機率是要從武的,畢竟盛長槐的兒子,沒有盛長槐現在的際遇,也不是什麼穿越者。
所以,盛家,尤其是盛長槐這一支,將來一定是會成為大宋新晉將門,從盛長槐的長子由英國公世子親自教導就可以看出來,盛承憲,就是盛家將來在軍中的領袖。
作為將門,只有嫡系可是不行的,畢竟盛家不像是張家,原本僅僅是個小家族。盛家除了明面上的三房之外,在宥陽老家,可是有著大量的族人。
得益於盛家老老太爺的奇怪的面子。當年在宥陽,姓盛的雖然不算少數,但並非有什麼家族之類,甚至於老老太爺都不知道,他和其他姓盛的到底有什麼血緣關係。
但既然是姓盛,說明以前是一個老祖宗傳下來的,至於這個以前是多久,誰在乎呢,老老太爺發家之後,在老家買宅子買地,請了當初宥陽十分有名的書生,將宥陽所有姓盛的編到一個族譜裡面。
宥陽盛家族人,本來都是底層百姓,沒有什麼宗族一說,但有了白手起家的老老太爺,在利益的驅使下,大家都認可了老老太爺這個舉動,散裝的盛家,終於在宥陽成為了一個被人為建立出的大家族。
經過這麼多年發展,嫡系三房,大房繼承了祖業,以商賈發家,二房走入仕途,三房無足輕重,不用多提。現在宥陽可以算是盛氏族人的,人數幾乎快要上千了,不比第一代人,現在的宥陽姓盛的,可是一直把自家當做是一個家族的,尤其是盛長槐這一輩,祭祖啥的都在一起,從來沒想過自家族人,有可能壓根就不是一個宗族的。
大宋有折家軍,種家軍,甚至雄武軍原來私下裡也被成為是全家軍,至少全烈帶的那一軍是。
盛家以後是將門,自然是需要一隻盛家軍的,至少和其他將門一樣,有著一隻由自家族人擔任各級指揮的軍隊。
全旭手底下這八百人,各級主管,大多是宥陽老家盛氏一族的族人擔任。在幾百年後,已經沒人知道,大名鼎鼎傳承了幾百年的盛家軍,一開始組建的時候,是由一群工匠學徒和絲毫不懂軍事的盛氏族人組成。
這八百人,是跟著西北將門一起從秦州那邊來的。作為秦風路轉運司治下的安撫司遇襲,盛長槐和王韶多次請求轉運司派援兵過來,轉運司那邊都已怕西夏趁虛而入的藉口拒絕了。
退而求其次,盛長槐只能請求轉運司,至少給安撫司派遣幾員將領過來幫助統領匆忙由青壯組成的後備軍。這樣小小的要求,轉運司在不答應,日後若真的國土淪喪,他們也逃不了干係,於是便把盛長悟和胡泰生這兩個和盛長槐有親卷關係的低階武官派了過來,反正這兩人天天喊著要去支援自家兄長,免得在轉運司這邊影響軍心。
這兩人都是武舉出身,都已經做到了營級指揮使和副指揮使的職位,但這次來,轉運司那邊至多讓他們兩個帶自己的嫡系過來,反正安撫司這邊準備好了兵員。
不多,一人只帶了一都人馬,加上盛氏一族族人為骨幹的這八百人,正好兩個營。
不過呢,今日夜襲,除了盛長悟自己帶領著麾下,再加上全旭給他派過來的兩千餘人,算是升官了,成為都統領級了,胡泰生麾下五百人,卻一分為五,分派派給了其他臨時擔任都統領的將門子弟。
此次夜襲,兵分五路,正好對應鞏州和熙州之間的五個塢堡,如果拿下這五個塢堡,入侵大宋的西夏軍隊就被一分為二,鞏州還好,西夏監軍司那邊後勤雖然運輸困難,但還是可以運送糧草過去的。
但是熙州這邊,就是被切斷了後路,相當於被關門打狗了。
西夏自從拿下塢堡之後,都會派軍進行佔領,尤其是這五個塢堡,一個塢堡裡面至少駐軍一千人左右,就是害怕被人切斷後路,在距離塢堡幾十裡外,西夏攻陷了一個縣城,主力駐軍於此,包括西夏那邊最精銳的鐵鷂子,兩千多鐵鷂子,西夏皇室這一次派出了整整兩千人。
這時候,已經是子時,趁著夜色掩蓋,五路大軍各有兩千六百人,分別由全旭,盛長悟,賀龍,种師道,折可適帶領,已經摸到了塢堡之外。
西夏人自恃有著塢堡,並沒有派出夜不收巡視,僅僅在塢堡的牆頭上安排的守衛,他們絲毫不知道,大宋已經兵臨城下,面臨他們的將會是什麼。
塢堡之內並沒有百姓,大宋守軍也被損失慘重的西夏士兵屠殺殆盡。
距離名叫木寨的塢堡五百米處,种師道皺著眉頭,看著胡泰生麾下的都頭在擺弄著幾個鐵疙瘩。
“這玩意到底靠譜嗎,照我說,咱們這邊有手榴彈,有炸藥包,一輪箭雨覆蓋,射殺守衛,然後貼近寨門,用炸藥包炸開,一擁而入,用手榴彈招呼,咱們又是偷襲,佔據了主動,沒有拿不下的塢堡,攻城戰,咱們大宋還沒怕過誰,族叔不是派了家族精銳過來了嗎,就讓他們打先鋒,給這幫青瓜蛋子看看,把這玩意搬過來,費了多大勁了。”
种師道雖然有些意動,但還是忍了下來。
“六哥,您別急,全大哥身經百戰,他和西平侯關係特殊,恐怕知道點什麼,還是先聽他的,若這火炮不管用,咱們馬上發動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