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劉貴妃沒發現的是,在她說出國舅爺這個詞的時候,那個叫元長生的秀才,眼睛裡閃過一絲光芒,臉上也露出一絲微不可查的瞭然之色。
不是什麼人都能叫國舅的,被稱為國舅的,和民間娶妻一樣,只有嫡妻的兄弟,才是家裡子女的正牌舅舅,其餘的妾室,他們家的兄弟,說個不好聽的,最多是個親戚,在有些大戶人家,家生子抬的妾室,他們的兄弟姐妹,身份甚至只是個下人。親姐妹的兒女,人前稱呼他們也是直呼其名,也就是在沒人的時候,才敢稱呼一聲舅舅,這乃是禮法。
皇家也一樣,太后的兄弟,是老一輩的國舅,皇后的兄弟,是新一輩的國舅,別說是貴妃,就是皇貴妃,她的兄弟也當不起國舅之稱,劉貴妃不知道,她一個國舅爺的稱呼,已經被這個秀才給洞察了她的心思。
這個年輕秀才就是在有才,在劉貴妃眼裡也只是臣子,賞賜了一些金銀和內造的文房四寶之後,劉貴妃就讓此人下去了。等元長生離開之後,劉貴妃就給自己的親信宮女使了個眼色,那個宮女馬上了然,隨即開口說道。
“官家疼愛娘娘,知道娘娘好不容易省親一次,特許她和親人說幾句體己話,你們都先下去吧,劉內官和我留下伺候就可以了。”
嬪妃省親,按照規矩,身邊隨時必須有宮內的內官和宮女陪著,哪怕是親兄弟,在皇家規矩裡面,也屬於外男,是不能私自待在一起的,更不用說,這裡除了劉家姐弟,還有劉貴妃的姐夫,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男子。
陪同劉貴妃一起省親的內官和宮女們互相對視一眼,這樣不合規矩,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時候,劉貴妃將手裡拿著的一個玉如意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怎麼,還要我親自請你們出去不成,這是官家的口諭,你們是要抗旨嗎。”
看到劉貴妃突然發火,內官和宮女們趕緊都跪在地上,戰戰兢兢的,好在劉貴妃的姐姐出面替他們說了幾句話。
“娘娘,您何必生這麼大的氣,他們幾個都是新來的,怕回去之後被總管責罰也是有的。”
說完,她做出和顏悅色的表情,用一副平易近人的口吻說道。
“你們也是知道官家有多麼寵愛貴妃娘娘的,更何況,娘娘身邊的宮女也不敢家傳聖旨不是,放心吧,這都是官家允許的,你們就先下去吧,要不然娘娘生起氣啦,我也保不住你們。”
那些宮女和內官聽完之後,也覺得劉貴妃的姐姐說的在理,橫豎還有劉內官和貴妃的貼身宮女陪著,也不算壞了規矩,更何況劉貴妃的姐姐說的在理,假傳聖旨這種事,別說宮女了,就是劉貴妃也是不敢的,這才如蒙大赦,一同退了出去。
等到閒雜人等退去,那個劉姓內官走到門口,觀察了一眼,然後給屋裡的人點了點頭,自己仍舊在門口守著。
而劉貴妃瞧了一眼,除了親弟弟,還有姐姐姐夫之外,壽亭侯夫人小鄒娘子也在這裡,心中暗自想了想,假裝關心的說道。
“鄒氏,你這剛懷上孩子,站久了對孩子不好,你也下去休息吧。”
小鄒娘子聽完之後,雖然帶著錯愕之色,但還是不敢違抗貴妃的話,只好行了個禮,款款的退出房裡,等到她轉身之後,臉上的錯愕之色馬上變成了羞怒,還帶著一絲無可奈何。
等小鄒娘子離開之後,劉貴妃才扭頭看向自己的姐夫。
“這兩天,我得到一個訊息,河東路雖然穩住了,但是河北路那邊,好像吃了敗仗,宮內傳言,威北侯戰死,我派去皇后宮裡的眼線也來回報,皇后這幾天都是以淚洗面,看來訊息應該是真的。”
劉貴妃的姐夫也點了點頭說道。
“娘娘,我這邊和您得到的訊息差不多,那秦太夫人把他家兒子安插到西郊大營,雖然沒有起到預計的效果,不過幸好顧廷煒在西郊大營,咱們的訊息才能靈通一些,據他所說,西郊大營那邊神策軍這幾日已經開始整理軍備,好像有開拔之意。”
聽到自家姐夫這麼說,劉貴妃臉上漏出欣喜之色。
“汴京守衛,宮中禁衛掌握在姐夫手裡,五城兵馬司那邊在東昌侯手裡。西郊大營,神銳軍之前是太子的孃舅嫡系,已經被派到河東去了,剩餘的幾軍之中,就只有神策軍和太子有關係了,如果他們在去了河北,那親近太子的軍隊,就一個都沒有了。”
劉貴妃的姐夫笑著點了點頭,劉貴妃的謀劃,他一直都參與在其中。按照大宋軍律,禁軍出動,必須得有兵符和詔書,缺一不可。
一旦京中出現什麼變故,沒有官家的詔書和兵符,捧日軍,拱聖軍等其餘軍隊,哪怕汴京出現天大的事情,也不敢擅自出動,要不然,即便有功,事後也會被罰。
他們唯獨擔心的就是親近太子的神策軍和神銳軍,為了扶保太子上位,這兩軍的將官哪怕兵符和詔書都沒有,也會聽從太子的指揮,或者在都統領的率領下,擅自出兵,進京勤王,以免太子出現不測。
神銳軍因為是沉國舅的嫡系,指揮起來比較順手,所以第一個支援的河北路,現在神策軍在一離開,他們所謀劃的大事便無後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