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重逢(第2/2頁)
章節報錯
“汴京傳聞,官家曾在後宮和貴妃私下說起過,早知道太后撤簾歸政的如此乾脆,他又怎麼會聽從韓大相公的注意。更有傳言說,要不是官家要靠韓大相公拉攏朝臣,說不定大相公之職就要換人了。”
段仁面帶震驚之色,不可置信的看著錢宣。
“恩府,您的意思是。”
“不偏不倚,既不主動,也不反對,鹽政要搞的好,你為刑獄司主官,我為秦風路主官,你我二人也能跟著受益,若是蜀縣侯出了什麼紕漏,引發民怨,咱們實話實說就是,咱們只需要把民怨控制在他轄下六州就行,到時候直接上書彈劾,韓大相公自然領你我二人之情。”
段仁聽錢宣的語氣不容置疑,心中就是有再多的意見,也只能如此了。
段仁和錢宣交談的時候,盛長槐也帶著包雄準備回驛站,剛一進門,就發現了兩個人在和唐詩說話,跟在身後的張順就欣喜的給盛長槐說道。
“是宥陽老家大房長梧公子和四姑爺。”
可不是咋地,和唐詩在一塊聊天的不正是盛長槐的堂弟盛長梧還有堂妹夫兼隔房的表弟胡泰。
“長悟,胡泰,你們怎麼來了。”
聽到盛長槐的聲音,盛長悟和胡泰連忙從屋裡走了出來,單膝下跪。
“末將拜見帥司。”
盛長槐剛把兩人扶起來,還沒來得及問話,包雄就在旁邊解釋道。
“侯爺,您還不知道吧,他們二人是我專門從鳳翔軍調到雄武軍的。”
這倒是個意外之喜,這二人自從中了武進士之後,就被全旭帶到西北,隨著全旭水漲船高,兩人分別做到了廂軍正副指揮使一職,這次全旭丁憂,盛長槐還準備找機會把他們二人調到自己麾下,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文官還顧忌什麼任人唯親,但武官無需這些。盛長槐這個安撫使,也算偏一方大老,安插親信到自己麾下,乃是尋常之事。
“還沒多謝都指揮使大人,我家姐夫讓我轉告大人,大人接管雄武軍,軍中不會有任何人反對。”
盛長槐大感驚訝,盛長悟和包雄說話的時候,雖然帶著一些下屬的尊敬,但並非完全是下屬和上司說話的語氣,好像之前十分熟悉,倒是叫盛長槐長了點心眼。
好像看出了盛長槐臉上的疑惑,包雄哈哈一笑說道。
“大人恐怕還不知道把,末將其實算是半個全家人,我母親原來是老夫人身邊的丫鬟,全二公子的奶哥哥,和我一同長大的。”
還有這麼回事,盛長槐當然不會以為是何三水,看包雄的年紀,應該是和何三水的大哥差不多,而這個老夫人,並非是全旭的母親,應該是去年去世的全老太太。
原來這包雄乃是羌漢混血,包雄之父本來是羌族部落的繼承人,草原上弱肉強食,部落興衰覆滅很常見,全旭的爺爺當初救下包雄之父,起兵替他復仇,本來是以這個藉口打擊羌族部落。
但包雄之父知道自己的能力,即便是借宋兵之勢,也無法在草原立足,便攜帶殘部投靠大宋,之後便與全老太太身邊的丫鬟互生情愫,生下包雄。
包雄本不姓包,之前的姓氏乃是羌族姓氏,內附幾年之後他父親便取了漢姓為包,包雄自然跟著改為包姓。
說實話,包雄能成為雄武軍都指揮使,甚至得了雄武軍節度這個虛職,還是多虧了全武去世之前的推薦,至於全旭叫人轉告包雄,說沒人會反對包雄接任雄武軍,乃是因為雄武軍本來就是全家的勢力範圍。
“這麼說,包將軍也是自己人了。”
難怪包雄一見面就直接效忠,原來還有這樣隱秘。
全武推薦包雄接任的用意,盛長槐稍一思考就明白了,包雄是羌漢混血,在大宋軍中成為一軍都指揮使,沒有全家的支援,是沒法完全掌控雄武軍的。
哪怕包雄在這個都指揮使的位置上待幾年,等全旭丁憂結束,鳳翔軍沒有職位,但進入雄武軍成為副手乃是順理成章之事,不用幾年,就能從包雄手裡接過天雄軍的旗幟。
笑話了,雄武軍本來就是全家的勢力範圍,裡面大大小小的軍頭,不是全家族人,就是和全家有淵源的,西北將門控制軍隊的方法,大多是這種方式。
恐怕包雄也明白,自己這個職位不過是過渡,但他絲毫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有這個經歷之後,等到他兒子將來從軍,就真正成為了全家的嫡系,他現在是羌漢混血,大宋即便用他,也會有所防備,但他的兒子將來會被視為純正的漢人。
“幾年不見,槐哥哥愈發英武了,憲哥兒出生的時候,老太太剛剛過世,西北這地方又不太安穩,全家世叔都不得丁憂,被官家奪情留用,大姐姐之前就一直唸叨您,想不到這次,我們兄弟又能在一塊了。”
自家堂兄表兄成為自己頂頭上司的主官,盛長悟和胡泰自然十分開心,更何況,他們兩個這次,可算是單車換摩托,之前是廂軍營指揮,現在可好,直接成為正軍指揮使了,即便是在軍中,像他兩這樣升遷的也不多見,這就是上面有人的好處。
首發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