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雄武軍的改變(第1/2頁)
章節報錯
類似那個不知名小山村的事情,在秦州鄉下各村陸續在發生,也就是那個小山村離的遠,人口又少,所以才留到了最後,像秦州附郭的村莊,最短的時候兩三天就有貨郎跑一趟。
這時候,已經距離盛長槐軍中補響以及改制的那日已經有兩個月時間了。此時,在秦州郊外大營中,牛達看著麾下的軍士們在校場肆意揮灑著汗水,不惜氣力的苦練,臉上愈發的高興起來。
“將軍,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侯爺說的真有道理,您看看,這兩個月不到,兒郎們比董都統的左軍已經不差多少了,要是碰上兩個月前的左軍,必然能把他們揍的滿地找牙。”
這時候的前軍,可不是之前那樣,除了將官之外,大部分都是番軍。兩個月前,黃世仁的後軍幾乎大半軍官被一網打盡,通遠軍上下還以為盛長槐會將自己帶來的親信安插在後軍,培養自己的嫡系。
出乎他們的預料,盛長槐並沒有那麼做,而是將後軍打散,補充到四軍之中,其中獲利最多的,就是牛達的前軍,他麾下的番軍是缺額最多的,盛長槐雖然又從中挑選了三百人,但他麾下何曾有滿員過,到了現在,前軍已經不是以前了,番汗將士各佔一半。
自從上次盛長槐將自己的佩刀贈送給牛達之後,這個八尺大漢就已經對盛長槐歸心,為盛長槐的命令馬首是瞻。
“左軍咱們暫時比不上,左軍早在一年多之前就沒有剋扣軍士餉銀,將士們沒有後顧之憂,再加上董將軍人家後臺硬,糧秣上面又有其他辦法,左軍吃喝不愁,訓練的又多,自然在雄武軍屬第一,但咱們前軍也不差,雖然遲了十個月,但咱們也有咱們的優勢,趕上左軍指日可待。”
另一名指揮使在一旁搭腔,之前他們還感覺番軍難管,現在倒是體會到番軍的好處了,這不,右軍都指揮全烈又來了。
“老牛,牛哥,牛將軍。”
全烈一開口,接連換了三個稱呼,牛達一看他,就知道他又有事想求。
“全兄弟,你不在你右軍盯著,跑到我前軍這裡來幹什麼呢,難不成是來刺探軍情的。”
全烈聽牛達這樣開玩笑,差點被噎個半死。
“好你個老牛,如今是麻雀變鳳凰了,都學會開玩笑了。就你這前軍,有什麼軍情可以刺探的,咱們兩軍訓練方式都差不多,我用得著來你這刺探嗎,有這功夫,我不如去找侯爺請教呢,上一次我能贏你,這一次也一樣。”
牛達不置可否,上一次,上一次是因為自己的前軍不如右軍配合默契,這一次,全烈還想贏自己,開玩笑,要是真叫他贏了,就對不上侯爺對自己的信任了。
自盛長槐上任,已經進行了兩次軍中比武,第一次沒什麼懸念,就在發響之後第三天,左軍第一,騎軍第二,右軍第三,後軍墊底。至於前軍,剛剛被打散重建,不參與排名。
而第二次軍中比武,前二沒啥變化,但後軍差點就贏了右軍,把全烈給鬱悶壞了,後來一覆盤,才發現自己的右軍是輸在在兵員素質上,兩下一打聽才發現,整個雄武軍,後軍的伙食竟然是最好的,照這個情況下去,後軍默契上來之後,豈不是他的右軍要墊底了。
“廢話少說,都是軍中袍澤,總不能你後軍將士吃肉,叫我右軍看著不成,包節度天天跟著侯爺找不到人,董兄弟那邊養活左軍已經很費力了,也就你老牛能幫上我忙了。”
雄武軍的糧秣由秦風路轉運司負責,轉運司那邊的不用說,盛長槐一視同仁,按照各軍人數分配,但那都是糧食和部分蔬菜。
這兩個月軍中訓練量大,自然消耗也大,盛長槐初來乍到,商行攤子剛剛鋪開,再加上治下六州去年遭災嚴重,本地是不用想了。糧食倒是可以讓盛長松幫忙從別的地方採購運來,蔬菜本地倒是能採購,就是這肉食,就得各軍自己想辦法了。
盛長槐把這部分許可權交給了各軍都指揮負責,倒也不怕他們貪墨,估計也沒人敢貪墨這點銀錢,黃世仁的前車之鑑,可還歷歷在目,一個都指揮使,還有後臺,盛長槐說砍就砍,雖然說他有取死之道,但誰也不敢保證盛長槐就能給自己面子,畢竟這是盛長槐三令五申的問題。
再者說了,他們也不願意為了一點蠅頭小利,就丟掉大好的前程。之前盛長槐為了補償將官們雁過拔毛,貪墨士兵糧餉這部分損失,在秦盛商行給諸位將官留了份子。
但這個份子能拿多少,盛長槐不看其他,只看兩樣,一樣是軍功,一樣是軍中比武排名,其實說白了就是,練兵練的好。打仗打的好。都指揮使有排名,營指揮使也有排名,最低一級的都頭們,那就只有每軍訓練最好的幾名才有,當然,到手的分紅和級別也是掛鉤的。
第一個月的份子錢他們已經拿到了,比他們貪墨糧餉要多多了,開玩笑,盛長槐集合了幾乎秦風經略安撫使路的所有能排的上號的商戶,還有盛家大房盛長松以盛長槐的名義召集的南方商賈,大大小小几十家商賈聯合組成的商行。
買賣範圍幾乎涵蓋了衣食住行所有的行當,又在秦州建立了大大小小的作坊,即便是給到雄武軍的份子不算多,第一個月到手的最低也比之前那上不得檯面的多,以後只會更多,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的道理,這幫將士還是懂的,哪怕為了拿到手的分紅更多,他們也要死命的操練手低下計程車兵。
可以這麼說,之前雄武軍訓練已經算是大宋軍中比較勤快的了,三日一操,像汴京禁軍也只是五日一操,當然,這裡說的是正兒八經的操練,每天的例行的訓練還是有的,只不過訓練量很小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