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王大娘子發飆(第1/2頁)
章節報錯
“我家如兒到底和她有什麼仇怨,要這樣害我們家如兒,想當初是她們自己要娶康家女兒的,如今到頭來,倒怨恨到我們盛家頭上。”
王大娘子今日嫁女,本來開開心心的,但是後院的賓客剛走,王大娘子一回房間就翻了臉,在自己房裡罵罵咧咧的,把丫鬟下人們嚇的跪了一院子,盛家主君和盛長柏還在前院招呼前來祝賀的同僚,也沒人能勸說王大娘子,只有海朝雲一個兒媳婦,到底是晚輩,婆母這會子又在氣頭上,也不敢勸說,只能悄悄的著人去喊老太太。
老太太一進院子,就聽到王大娘子在房裡罵人,倒是好笑的緊,好久沒有見過大娘子這樣威風了。
“這到底是怎麼了,誰又惹著大娘子了,在這樣的日子裡面發這樣大的火氣。”
這時候,海朝雲已經從王大娘子罵罵咧咧的口中知道怎麼回事了,連忙給老太太解釋道。
“聽婆母的意思,說什麼今天王家舅母的臉色不對,從頭到尾都擺著臉,叫親戚們看了笑話,還有因為康姨媽來送嫁的事情,婆婆本來沒請康姨媽,但康姨媽今天不請自來,婆母以為是王家舅母帶康姨母過來,故意給她難堪。”
海朝雲一臉的無奈,她剛才給自家婆母解釋半天了,王舅母那一桌是她負責招待的,當然明白王舅母為何臉色不好看了,不就是因為康姨母在酒宴上表現的比較強勢,屢屢打斷王舅母說話,絲毫沒有做小姑子的氣度,王舅母今天好像本來心中就有事,被康姨母這樣在人前估計難堪,自然臉色不太對。
“我給婆母解釋了幾次,看剛才酒宴上的氣氛,康姨母根本就不是王舅母請來的,但婆母說什麼都不信。”
老太太也是服了自己選的這個兒媳婦了,王家和盛家沒有定親,本來之前王大娘子也覺得是康姨母截了自己的胡,對自家那個姐姐意見大了去了,誰又能知道,那康姨母不知道什麼時候給王大娘子說了啥,結果到頭來王大娘子竟然相信是王家聽了盛家的謠言,不願意和盛家結親,匆匆定了康家,是為了找藉口不叫如蘭嫁入王家。
老太太早就息了勸說王大娘子和康姨母疏遠的心思,再怎麼說,人家是嫡親的姐妹,老太太說的多了,就好像挑撥人家姐妹關係似的,這和盛老太太為人處世的方式不符合,康家和盛家這層關係斷不了,尤其是王家老太太在世的時候,盛家雖然礙於親戚關係,給康家收拾了幾回收尾,但盛紘是什麼人,做的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真正給康家擦屁股的,乃是王家,王家老太太也是個精明的,有些事她知道,不能叫盛家經手,有朝一日她沒了,王家這邊的獨子根本玩不過盛紘那個姑爺,到時候反倒是這些事會成為盛家拿捏王家的把柄。
不過呢,老太太雖然也對王家有意見,但不能看自己家裡這王大娘子被矇在鼓裡,在老太太看來,王家老太太偏心,王家那個兒子湖塗,但王家的這個王舅母倒是個明事理的,自然不會做出這等事情。
“這也值當生這麼大的氣,不就是來吃個酒宴嗎,這有啥。”
到底是老太太,說話有分量,王大娘子心裡雖然別不過那股勁,聽了老太太的話,也不敢不回答,甚至覺得心裡有些委屈。
“母親您不知道,這老百姓們都說‘姑不娶、姨不送’,如兒出嫁之前,兒媳婦雖然不知道這個講究,但並沒有到康家去遞帖子,畢竟去年我那外甥女嫁到王家的時候,我當時心裡有氣,也就沒去送,後來還是我那姐姐給我說的,是我那嫂嫂專門叫她來給自己作伴的,她也是剛從酒宴上知道這個講究,但來都來了,也不好提前走,兒媳婦生氣的是,我那嫂嫂知道這個講究,還故意把姐姐叫過來作伴,難怪當初我外甥娶康家外甥女的時候,王家那邊沒有請我過去,原來是因為這個,到了如兒這裡,她們又不講這個了。”
王大娘子說出這句話的時候,盛老太太就覺得不太對勁,看了一眼海朝雲,果然,海朝雲憋的十分難受,想笑又不敢笑,幸好王大娘子發飆的時候,房裡的下人就一個劉媽媽敢待著,老太太身邊的房媽媽又是老太太最信任的,自然不會在外面亂舌根子,剩下的人,除了老太太和海朝雲,就是跟著老太太過來的盛明蘭了。
“快別說了,你家兒媳婦還在跟前呢,我當是什麼大事呢,你也是,我叫你多讀點書,你就是不聽,這會子又丟臉吧,還丟臉丟到兒媳婦跟前了。”
王大娘子一愣,老太太不是來勸說她的嗎,怎麼開始埋怨上自己了,在一看海朝雲憋著笑的表情,就更摸不著頭腦了,他哪裡說出了不成。
還是盛明蘭怕王大娘子惱羞成怒,怪罪海朝雲,連忙在一旁解釋道。
“母親,您別聽別人亂說,什麼“姑不娶、姨不送”,那是“辜不接,疑不送”。”
王大娘子更湖塗了。
“這不一樣嗎。姑不接,姨不送,不就是姑姑不能結親,姨媽姨母不能送嫁的意思嗎。”
盛老太太也被自己這個湖塗的兒媳婦給氣樂了,住著柺杖在地上杵了好幾下,王大娘子才反應過來,莫不是她又鬧了什麼笑話不成。
海朝雲這會也知道,她得給自己這個婆母好好解釋一下。
“婆母,這“辜不接,疑不送”,說的不是姑姑和姨母,這辜是辜負的辜。”
王大娘子對兒媳婦倒是敢說話,眼睛一瞪。
“對啊,就是姑父的姑,和姑姑的姑有什麼不一樣。”
“你可千萬別插嘴了,叫海氏說完你在說。”
盛老太太白眼都快要翻出來了,連忙用柺棍在王大娘子跟前點了點,叫她別再插嘴了,多說多錯,海朝雲這才得以給王大娘子繼續解釋。
“這辜負,不是親戚朋友的那個姑父,這個辜,也是無辜的辜,疑,更不是姨媽的姨,而是懷疑的那個疑,這“辜不接,疑不送”在婚書上寫的明明白白的,這字面意思是說,兩家約定婚事,寫下婚書的時候,如果女家犯罪,或者女方聲譽不好,男方可以毀約不娶,這婚書也就作廢了,第二點就是,如果男方對於女方有重大隱瞞,或者有什麼隱患,女方也可以毀約不嫁,放到現在,對兩家都有同樣的約束。”
盛老太太有些恨鐵不成鋼,笑罵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