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顧廷燁迎娶盛明蘭(第2/2頁)
章節報錯
“早就聽說侯爺有個弟弟,是他手把手教出來的,莫非就是這位少爺,咱家小姐和這位少爺年紀差不多,您說能不能。。。”
盛家嫁女,圍觀的人不少,積英巷更是一個達官貴人聚居的地方,圍觀的人中有不少家卷,看到盛長楊唇紅齒白,小小年紀就一表人才,有些人家心裡就起了點心思。
顧廷燁知道,小段礙於他的面子,不能和盛長楊計較,正準備開口為他解圍,盛長楊說的雖然有道理,但都是詭辯,小段機變上欠缺,暫時沒想到,但是難不住顧廷燁。結果盛長楊聽到圍觀的人說話越來越離譜,臉上一紅,趕緊轉身撥開人群,逃命似的離開大門口,惹的圍觀的人轟然大笑。
“小少爺害羞了啊。。。”
顧廷燁嘆了口氣,不好意思的看著小段,這臉面是找不回來了,盛長楊都跑了,他在幫小段解釋就顯得畫蛇添足了,不過心裡倒是對盛長楊高看了一眼,不愧是盛明蘭同父同母的親弟弟,有這樣的小舅子,誰能不開心。
他不知道的是,在盛家,他剛才十分欣賞的小舅子,正一臉討好的巴結一個和他年紀相彷的小姑娘。
“憐兒姐姐,我聽你的,教訓了那個大頭鬼一頓我做到了,你答應我的小狗,可別忘了。”
小段哪裡能想到,他今天被盛長楊落了面子,僅僅是因為蜀縣侯府的狗生了一窩小狗,盛長楊想要楊憐兒送他一隻。還有,他更想不到,楊憐兒要盛長楊出面,全都是因為他之前幾次和沉國舅他們去盛家的時候,一開始對盛長槐的態度有些不恭敬,被楊憐兒給記在心裡了。
迎親的時候,在大門外難為新郎官,其實還有一個作用,就是兩家展示自己人脈和優秀後輩的平臺,這一局,在外人看來,盛家壓了顧家一頭,圍觀的大多都是文官家卷,反而對盛家高看了一眼。
場面雖然有些尷尬,好在盛家五姑爺是個心眼好的,本來準備了幾個絕對,看到這個場面,也只能作罷了。
“此等良辰吉日,早聽說顧指使文采了得,不如,做催妝詩一首,眾人覺得好了,才準進門迎接新娘子。”
這就是放水了,不過這個提議得到了圍觀者的贊同,剛才盛長楊說的那些,她們根本聽不懂,就是覺得十分厲害,但是這催妝詩,可就是她們都懂的,畢竟都是文官家卷。
一旁的耿將軍聽到祝元直這麼說,連忙給顧廷燁建議道。
“此等做文章的事情,咱們禹州可是不行,還得你親自來,可千萬要考慮好了,別再。。。”
老耿也是怕了,前面給恭維顧廷燁,後面專門叮囑了一句,他可是知道的,盛家五姑爺,嫡長子,甚至沒露面的蜀縣侯,都是文采斐然之人,就算是聽說還有個未中進士的三公子,詩詞這一塊也是擅長,他是怕顧廷燁不上心,隨便作一首出來,就真的丟人了。
顧廷燁卻一點也不擔心,盛家的事情,他再熟悉不過,盛長槐基於某種原因不出面,五姑爺是個君子,不會為難人,盛長楓這段時間準備議親,夾著尾巴做人,連面都不露,至於盛家嫡長子,他可是花了大心思的,那副高克明的《烏江寒雪圖,他不知道花了多大代價才弄到手,早就收買了,而且催妝詩也是早早就精心準備了,只要盛家沒人挑刺,外人只有叫好的份。
“催裝不難,難的是你們家六姑娘不肯出門啊。”
在眾人的起鬨下,顧廷燁才給眾人擺了擺手。
“我催裝做一首詩啊。”
“金車欲上怯東風,排雲見月醉酒空。獨自仙姿羞半吐,冰瓷露白借微紅。”
這首詩雖然不是什麼傳世名作,但也是應景的佳品,眾人當然都在一旁紛紛叫好,尤其是顧家迎親的隊伍,那自然是一個個的在一旁起鬨。
沉國舅他們趕緊往裡邊瞧,看到在沒人出來,終於鬆了一口氣,看到袁文紹出面給他們使眼色,自然明白是什麼意思,一擁而上,擠開攔門的盛家下人和親戚,護送著顧廷燁往裡面就衝。
這幫人都是身強力壯,再加上紅包開路,盛家的下人都去撿錢了,在盛長柏白眼旁觀之下,順順當當的進了盛家。盛家又不是西北人,自然也沒有棒打姑爺這個傳統,門口這一關,雖然出了點小意外,但還是熱熱鬧鬧的鬧完了,剩下的,就等著新娘子的兄弟揹著新娘子下樓見過父母之後,就可以回顧家那邊了。
首發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