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長槐關係的事情,自然是另外一件事情,鎖廳試的榜單人數稀少,張榜也比較早,而正常榜單,從後往前開始一一公佈,這時候,終於來到了二十名到四十名。

剛才李逵和張順一同去看榜,前來報喜的只有李逵,這時候,張順終於趕了回來。

“侯爺,文彥敬中了,會試排名二十五。”

盛家主君盛紘和盛長柏同時看好的人,果然是有幾分實力的,對於自家兄長和便宜叔父的眼光,盛長槐自然是不會懷疑的,他們或許看不清人的本性,但卻能看清一個人的學識,果然,盛紘能夠挑選出文彥敬,幾乎差點把庶女嫁給此人,自然是因為此人才華出眾。

這時候,盛長槐已經看到文彥敬身邊的好友在給文彥敬祝賀了,盛長槐的視力,甚至能看清文彥敬臉上那幾乎快溢位的笑容了,包括文彥敬幾次朝著自家馬車看了幾眼,盛長槐是瞧的清清楚楚,盛長槐冷笑了一聲,他不會以為會試二十五名就能對抗盛家了嗎?

或許是因為文彥敬表現的太過於明顯,引起了一同來看榜汴京員外富戶的注意,會試二十五名,雖然看上去好像已經三四十歲,但是,榜單上的個人資訊是不會騙人的。

這個年頭張榜,可不像後世只有一個姓名,再加上學號或許考號,籍貫,年齡,體貌特徵都要寫的清清楚楚,這玩意是絕無重複的,三十四歲的舉子,都有的是人搶,即便是對方已經有了糟糠之妻,更不用說二十五歲的舉子了,在一看文彥敬的打扮,明擺著就是寒門舉子,沒什麼後臺的那種。

這種新科舉子什麼人最愛,那自然是汴京的保留節目,榜下捉婿的導演們最喜歡了,這樣的舉子綁回去,威逼利誘之下,即便是老家已經成親的,也不代表就不能休妻或者和離了。

只見幾個員外打扮的中年人帶著家丁一擁而上,不住的朝文彥敬拱手,好像在問些什麼,盛長槐饒有興趣的對著張順和李逵問道。

“你們猜,文彥敬知不知道汴京有榜下捉婿這個傳統。”

張順和李逵哈哈大笑,異口同聲的說道。

“他知道個屁。”

張順和李逵不是瞧不起文彥敬,實在是他的表現,做實了他孤陋寡聞,壓根就不知道汴京這個保留節目,獨自一個人。

這也不奇怪,很多舉子都是第一次來汴京參加會試,平日裡若在交際少了一些,每年都有不知道這個節目的偏遠地方出身的舉子。

但是大部分舉子還是知道這個典故的,不願意被人在榜下捉婿的,一般都不會在這裡聲張,以免惹上麻煩不好脫身,知道這個典故還表現的如此張揚的,只有三種人。

一種就是文彥敬這種,壓根就沒聽說過榜下捉婿的典故,第二種,就是家世不俗,有能力保證他不會被榜下捉婿的舉子,比如當初的盛長柏,來看榜的時候,盛家不知道來了多少下人,就算是被人捉走,也能夠搶回來的,笑話,盛紘這樣的人,又豈能看上那幫急於找個進士姑爺抬升自家門楣的富戶,別說是嫡長子的岳家,就算是盛長楓的岳家,也得是他精挑細選的人家。

最後一種,那就是對榜下捉婿這種事情不反感的,這也是這些年榜下捉婿鬧的沸沸揚揚,民間褒貶不一,朝廷卻壓根不管的原因。

這最後一種的,就是今日榜下捉婿的男主角,他們基本上都是出身寒門,榜下捉婿並不代表就是隨便誰綁走就能綁走的,笑話,這可是貢院門口,基本上導演們爭奪男主角,報上自家家世實力,考中的舉子如果心中有意,言語中自然會表現出來,這時候才是龍套們登場的時候了。

肯定是要做出強行壓走的姿態,實際上是雙方心照不宣,被綁走的舉子半推半就的從了,如果領悟錯了意思,舉子反抗激烈,導演們也會知道對方不同意,最後還是放人了事。

這都是不公開的心照不宣,做出這個姿態,其實也是舉子們掩耳盜鈴罷了,表示自己是被迫的,傳出去名聲能好聽點,不會叫人說是失了讀書人的風骨,被對方許諾的嫁妝矇蔽了雙眼,又或者是攀附對方家世,真正懂行且敢來爭奪舉子的導演們,都不會鬧出什麼笑話來。

汴京百姓期待的,還是那種什麼都不知道,第一次加入的新手導演,就好比現在被綁走的文彥敬,他就碰到了一個什麼都不明白的人家,還真以為榜下捉婿是看上誰直接綁走了事的。

等了這麼久,大戲終於開鑼了,旁邊起鬨架秧子的汴京百姓沒有一千,也有八百,看著一個五六十歲的富戶,帶著一幫彪悍的下人,強行把不停掙扎的文彥敬給綁走了,那個員外好像不知道汴京百姓在起鬨啥,還以為是自家的舉動得了頭彩,走在後面還一臉得意的看著剛才跟自己競爭的對手。

其實他哪裡明白,剛才跟他急赤白臉,不斷加價爭奪的老導演們,心裡這會子不知道都笑成啥樣了。

“這是哪來的暴發戶,等到開封府上門要人的時候,就知道今天在汴京百姓面前丟了多大的人了。”

按照慣例,榜下捉婿超出十二個時辰之後,如果對方沒說服被綁走的舉子且不放人的時候,開封府就會出面把人要回來,真要是出現新科舉子被逼著拜堂的事情,榜下捉婿就成了笑話了,實際上今日全程都有官差盯著,就不如那個遠遠跟著綁走文彥敬隊伍的衙役,就是要盯好文彥敬被綁到哪裡去了。

首發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