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嫁不嫁。”

積英巷盛家,王大娘子一臉嚴肅的對著盛如蘭問道,一貫乖巧聽話的盛如蘭難得強硬了起來,難得見她給王大娘子頂嘴。

“我不嫁,不嫁,死也不嫁,你們打死我吧。”

是什麼人家, 竟然能叫盛如蘭的決心如此之大。王大娘子性格本來就是那種不會拐彎的,見盛如蘭這樣,反而更加生氣起來。

“你不嫁,盛家就要死到臨頭了。”

盛如蘭滿臉的不屑,哪裡就到這種地步了。

“怎麼,我不跟顧家結親, 那顧廷燁就要殺到咱們家裡來不成,他不過是個侯爵的弟弟, 我大哥哥還是正兒八經的侯爵呢,你們要是在逼我,我就去求槐大哥哥去,我就不信,槐大哥哥那麼疼我,會忍心我嫁到顧家那個虎狼窩裡不成。”

王大娘子一聽,又急又怒,急的是怕盛如蘭真的去找盛長槐,以她對盛長槐的瞭解,或者和自己還有些客氣在裡面,但對如蘭這個妹妹可是真喜歡, 一點都不遜色於對盛明蘭的喜愛,至少表面上看起來是這樣的。

如果盛長槐知道顧廷燁來家裡提親,自家女兒盛如蘭不願意出嫁, 一定會找到顧家, 說什麼也得叫顧廷燁把這門婚事給退掉。

怒的是盛如蘭是真敢說啊, 難怪顧廷燁來提親的時候,說一定要瞞著盛長槐, 要不然這門親事成不了, 自家兒子盛長柏也是這個意思,沒幾天就是春闈了,盛長槐正是埋頭苦讀的時候,前兩天不過出了趟門,給張大娘子買了些安胎的藥,結果就被老太太找上門去大罵一場,要是叫老太太知道因為如蘭的婚事打攪到盛長槐,都不用盛長槐出手,老太太就會替盛如蘭撐腰。

畢竟如蘭是王大娘子的親生女兒,盛紘和王大娘子都同意這門婚事,老太太也不好多管,現在只要勸說了自家這女兒聽話,顧家這門好親事就是自家如兒的了。

在王大娘子心裡,顧家確實是門好親事,而且現在如兒嫁過去也不算高嫁,盛家也算是侯門了,雖然盛如蘭和盛長槐明面上是隔了一房的,但汴京有幾個大戶人家不知道兩人的關係。

王大娘子也不是挑不出好的, 實在是沒有比顧廷燁更好的了,在有意和盛家結親的人家裡, 也就顧廷燁有機會承襲爵位,自家大姑娘就是吃了姑爺不能繼承家業的虧,王大娘子又豈能在同一個坑裡跌倒兩次。

王大娘子心裡盤算的緊,顧家現在的侯爵體弱多病,活不了幾年,只有一個女兒,自家長柏暗地裡其實也說過,官家之所以沒給顧廷燁封爵,就是因為想要顧廷燁接手寧遠侯府,退一萬步講,如果現在的寧遠侯有了子嗣,以顧廷燁的能力和功勞,一個爵位是手到擒來,禹州潛邸出身的,顧廷燁是最有能力和心計的,功勞也足夠,爵位是少不了的。

想到這裡,王大娘子故作惱怒之色。

“胡鬧,現在是什麼時候,枉你槐大哥哥愛護你一場,逢年過節,還有你的生辰,什麼時候都不忘給你帶禮物,就算是在江州守孝那幾年,也沒忘了,明丫頭有的你都有,你羨慕明丫頭馬球打的好,自己又騎術不精,你那張大嫂嫂還把陪嫁的那匹御馬送給你,對你不比你嫡親的兄嫂差。”

“顧廷燁是什麼人,從小就膽大包天,連自己親生父親都氣死了的,你槐大哥哥是得寵正當紅,但官家最信任的還是禹州潛邸出來的,更何況這件事連官家都知道了,說是盛家的門風好,還要給你和顧廷燁賜婚呢。”

盛如蘭一聽之後,大驚失色,癱坐在床上,再也不提找盛長槐給自己出頭的主意,她雖然憨一些,但並不是傻,如果自家大哥哥和顧廷燁鬧起來,官家本就有意賜婚,大哥哥這種舉動,無疑是打官家的臉面,在這個科舉的節骨眼上,在出點什麼事情,搞不好又得等叄年,叄年之後,聖眷還能剩多少,到時候誰也說不好。

這並非是盛如蘭自己能想到的事情,她從老太太和自家明蘭妹妹的聊天裡面其實聽出一點這個意思,老太太之所以這段時間禁足槐大哥哥,就是因為這一科槐大哥哥是天時地利人和佔齊了的,這一科其實是最穩的,盛家本就是讀書人家,盛如蘭自己雖然讀書不怎麼樣,但也知道科舉之難,沒有人敢說自己十拿九穩能考中的,每年被罷黜的才子還少了嗎,當年大哥哥的老師楊無端先生何等的文采,不也是蹉跎到五十歲嗎。

王大娘子見自家女兒這樣,便知道她是想通了其中的厲害關係,心裡總算鬆了一口氣,也就是自家這個傻姑娘了,換做是盛明蘭,絕對是唬不住的,幸好明蘭這丫頭和自己比較客氣,並不會對自己拿定主意的事情節外生枝,要不然她給自家這個姑娘出主意,王大娘子也不敢保證盛如蘭聽話。

盛長柏之前其實提醒過,一定不要告訴盛長槐,如果盛長槐出面,現在婚事還沒成定局,哪裡需要和顧廷燁鬧,直接求到太子那裡,就能叫顧廷燁打消這個主義,也不知道自己這個侄兒是什麼樣的人,按照顧廷燁的說法,太子對自家這侄兒比對顧廷燁還要親近,還要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