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娘子就是這樣,說話從來不過腦子,想到啥就是啥,並沒有什麼壞心眼,但是在張家姑娘檢查出身孕的這個節骨眼上,說這話就不合適了,這年頭可是重男輕女的厲害,老太太馬上就皺了皺眉頭,呵斥了她一句。

“你說什麼呢,咱們家槐哥媳婦,這一胎必定是嫡長子。”

說完便瞧了瞧自家孫兒媳婦,怕她不高興,畢竟張家子嗣艱難,在這種家庭出來的女兒,肯定是希望自己多多生兒子的,王大娘子嚇了一跳,再一看盛明蘭不停的在給她使眼色,才知道自己在親家母和侄兒媳婦面前說錯了話,換做她,第一胎肯定也是想生兒子,嫡長子一日不出生,這諾達的侯府就沒正經的繼承人,就說她自己,沒生下盛長柏之前,可是一刻也不敢離開自家相公,生怕他在外邊找了妾室,生下庶長子,靈州那個苦寒的地方,她當年是怎麼熬過來的,其中的艱難可想而知。

看王大娘子漏出不好意思的表情,英國公夫人卻替她說了句話。

“嬸嬸這是怎麼了,王家妹妹不過就是開個玩笑,又沒說我家芬兒這一胎是女孩,再說了,生男生女,又不是王家妹妹說了算的,就算是女孩,咱們家芬兒身體好,能生一胎,就能生兩胎,三胎,以後不知道您要抱多少重孫子。”

英國公夫人之所以這麼說,源自於對自家姑爺的信任,她可是聽楊嬤嬤說過,自從女兒嫁過來,姑爺幾乎夜夜都是宿在自家女兒那裡,之前那個房裡人,被自家女兒抬成妾室的莊小娘,姑爺就去了兩次,楊嬤嬤是個有心的人,早就從翠柳和楊柳口中得知,自家姑爺這是心疼妾室每次都要喝那個避子湯。

不光是自家姑爺懂分寸,那個姓莊的妾室也是一個守規矩的,在嫡長子沒出生之前,肯定不會叫妾室懷有身孕的,英國公夫人後宅的事情聽多了,像姑爺後宅這麼安穩的,恐怕整個汴京都沒幾個,盛老太太不愧是自己當年欽佩之人,教出來的孫子就是守規矩,自家姑爺這樣,積英巷那邊那個叫長柏的也是如此。

要是盛長槐知道自家岳母的心思,恐怕會笑掉大牙,恐怕她漏算了一個盛長楓,不過盛長楓乃是林小娘管教大的,和老太太不搭界,至於盛弘,當年到老太太膝下的時候已經懂事了,和老太太不親近,自然也賴不到老太太身上。

張大娘子也是個大度的人,這些話不值一提,值當老太太這麼上綱上線嗎,不過她也明白老太太這是擔心自家娘倆對王大娘子有意見,也是對王大娘子的維護,在旁邊搭腔說道。

“王家嬸嬸其實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不過呢,在我看來,嫁衣嫁漢,穿衣吃飯,女人家這輩子能依靠的唯有兩個男人,一個是父親,一個是相公,我嫁人的時候,嫁妝是我父親掙來的,將來蜀縣侯府要是有女兒,出嫁的時候能不能風光,嫁妝能不能在夫家長臉,就看咱們家的侯爺了,要不然,其他的寒酸了,就算有這對鐲子,也不見得能長臉到哪去。”

老太太聽完之後,欣慰的笑了笑,也算鬆了一口氣,幸虧親家母和槐哥媳婦都是大度的人,沒有對王大娘子的話覺得不痛快,她也是對自己這個兒媳婦沒辦法了,後宅婦人打交道,比朝堂上相公們之間互相打機鋒還要敏感,難怪自家這個兒媳婦,明明是汴京名門出身,卻沒幾個知心的朋友,恐怕就是在她不經意的言語間給得罪光了。

“這話說的不錯,槐哥兒,聽到你家大娘子對你的期望沒。”

盛長槐哈哈一笑,志得意滿的看著自家娘子的肚子,把張大娘子搞了個滿臉通紅,他反而一點都不介意,開懷大笑道。

“放心吧祖母,就算我家大娘子將來給我生十個八個閨女,我也能讓她們嫁的風風光光的,不僅如此,上次墨兒嫁的匆忙,等日後如兒,明兒出嫁,我也要給她們添一份不遜色於這對鐲子稀罕物添妝。”

盛長槐這話一出,可比王大娘子還厲害,老太太和英國公夫人連忙叫他呸呸呸,什麼十個八個閨女,不要兒子了,張大娘子那樣的性子,都被他羞的直在盛長槐腰上狠狠的扭了一把,這是把她當什麼了,我的天,十個八個閨女,再加上兒子,這是要讓她從現在生到四十歲啊。

還有明蘭和如蘭,兩個還沒出嫁的姑娘,被自家這個不著調的兄長當著這麼多人調笑,多羞人啊,反正明蘭的臉都快埋到老太太懷裡了,如蘭也難得知道害羞了,躲在王大娘子身後不出來。

墨蘭那邊,又被說起傷心事,臉上有些傷感,最後便是楊憐兒,氣嘟嘟的看著盛長槐。

“哥哥不疼憐兒,光記得幾個姐姐,不記得憐兒,鐲子是嫂嫂給我的,哥哥可啥都沒給呢。”

老太太和英國公夫人對視了一眼,笑的差點直不起腰來。

“這還有個不知羞的呢,小小年紀就知道找兄長要嫁妝了。”

這時候,剛才還有些尷尬的王大娘子臉上漏出了感激的神色,愈發的為自己當初和老太太和解,與盛長槐他們打好關係覺得幸運,這麼多人都在給她解圍,她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從小到大,還從沒有這麼多人為她說話呢。

“槐哥兒這邊沒有長輩,侄媳婦懷孕這段時間,但凡家裡有什麼事情,你叫人過來說一聲,嬸嬸一定親力親為,不叫侄媳婦累著。”

《第一氏族》

投桃報李,王大娘子許下了重諾,盛長槐一點都不懷疑她的真心,這是王大娘子唯一能做且還算擅長的事情了,至少在她自己心裡是這麼認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