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拜堂(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對拜。”
裝扮一新的蜀縣侯府,其實都不用怎麼裝扮,也就是把燈籠啥的換成紅色的,顯得喜氣,但是作為盛長槐最貼心的妹妹,盛明蘭這幾日幾乎住在了蜀縣侯府,帶領著積英巷那邊派過來幫忙的下人忙碌了整整四五天,把侯府的邊邊角角不知道打掃了幾遍,該裝扮的地方全都裝扮起來,用老太太的話說,估計就是將來明蘭嫁了人,給自家兒子娶媳婦都不會那麼上心。
老太太絲毫沒注意到她口中的語病,盛長槐雖然發覺了,但卻沒有去點破,他是知道明蘭心思的,讓自己忙起來,免的閒下來想起自家四姐姐的遭遇,未免心裡有些愧疚感,再加上這段時間王大娘子心中有鬼,有事沒事在老太太跟前晃盪,盛明蘭心態暫時還沒恢復過來,見了王大娘子難免會漏出馬腳,盛老太太也是建議她住在這邊,正好有給盛長槐籌備親事這個大好的藉口。
不得不說,太后賜給盛長槐這個宅子,當年邕王是用了心的,畢竟是給他最喜愛的小兒子準備的,該有的東西樣樣不缺,不說主人住的正院,就是這個舉行儀式的偏院,盛長槐和張家姑娘拜堂的這個大廳,前來觀禮身份尊貴的賓客,再加上宥陽老家專程來到汴京的族老們,坐的坐,站的站,幾十號人,這個大廳竟然還顯得空曠一些。
在盛長槐迎親的時候作為盛家長輩去英國公府拜訪的族老心裡,看到英國公家裡侯爵伯爵站了一大堆,甚至還有一兩個國公,本來還有些覺得自家聲勢大大不如,但是現在看來,自己家族這個最有出息的後輩,也不見得聲勢就差了多少。
即便是那邊有一個當朝第一權臣的韓大相公,自家後輩這裡也不遑多讓,寧遠侯嫡次子,大長公主的長子韓諺,三子韓城,威北侯沈國舅,永昌伯,忠勤伯,再加上一大堆不配有名字的紈絝膏粱子弟,作為送嫁親戚過來的全旭,不請自來的寧遠侯顧廷煜。
勳貴數量和牌面差一些,海家三兄弟,海文仁,海文禮,海文智三兄弟這三個翰林出身的文官不見得比勳貴低了多少,大宋文貴武賤,甚至還高出一些,更別說還有翰林院那幾個和盛長槐因三味書屋結緣的幾個翰林院才子。
而韓大相公的在是第一權臣,又怎麼大的過去當朝儲君,太子趙策英。
不錯,今天蜀縣侯府最為尊貴的位置上坐著的,乃是剛剛從南疆平叛,作為監軍得到朝廷百官,軍中將士認可太子,早早就被加封桓王,有開府之權的趙策英,除了太后,官家,皇后聊聊數人外,大宋一等一的尊貴,別說一個大相公,就是朝堂諸相加起來,也不敢說比桓王的牌面更大。
“不得了,不得了,咱們家這個後輩不得了啊,以前光聽說太后偏愛,現在看來,還和太子殿下關係也非同一般。”
太子來這裡代表什麼,就算是從宥陽來的族老,都明白其中的涵義,只要大宋不出現什麼變故,當今太子是必然會登上那個天底下最尊貴的位置,到那個時候,自己家這個後輩資歷功勞都有了
再有,聽嫡脈二房老太太說,槐哥兒明年還要參加科考,這是要走文官的路子,說不定盛家也要出個大相公了,如同范文正公那樣,得到皇帝認可,真正有底氣做大事的大相公,不比現在這個官家登基後才眼巴巴投靠上去的韓大相公強幾倍。
族老們不知道勳貴在朝中的處境,不明白盛長槐沒資格問鼎大相公之職,所以才有此猜測。
“還得是大房的維兒有遠見,在侯府重建祖祠,有這樣一個前途遠大的後輩帶領盛家,咱們家這是要發啊。”
三叔公心裡想著這個,在看看一旁面色有些僵硬的二房侄兒盛紘,心中也有些感慨。
“原來還以為盛家糹字輩最有眼光的是二房這個侄兒,現在看來,大房的維兒比他強多了,至少在眼光和氣量這塊,就把他比下去了,若是維兒原來不是因為家世所累,也走了科考之路,不見得大房就比二房差到哪裡去。”
三叔公之所以這麼想,還是因是祠堂的事情,盛維來的時候吩咐他們,在蜀縣侯府立下祖宗祠堂,將盛家所有先輩的牌位給搬過來,這可不是積英巷盛家那個小祠堂,而是真正的祖祠,和宥陽老家那個一樣,這個寓意很明顯,將來盛家的主支嫡脈,便是盛長槐這一支了,其餘的,三代以外,都將是旁支,盛維這是提前把下一任族長的職位,提前讓給了盛長槐。
說真的,盛家族老本來還有些小意見,盛長槐雖然封侯,但是二房嫡子的繼子,非嫡非長,有些於禮不和,最多讓盛長槐再分一房嫡支出去,現在看來,盛維這一舉動,實在是妙不可言。
但是,讓盛家族老驚喜的事情還在後面。
“聖旨到。”
從門外傳來一聲尖銳的聲音,坐在主位上的太子皺了皺眉頭,沒聽說父皇今日要給蜀縣侯府下達旨意的訊息啊,難道是父皇臨時起意,難道是因為拉攏英國公的事情,這就有些過了,英國公家的女兒鳳冠霞帔出嫁,天底下臣子裡面獨一份,若是在加恩,難免朝中百官不會有什麼說法,過猶不及的道理,太子趙策英心裡是明明白白的。
過了一會,趙策英才發現,來傳旨的並非是官家身邊的李內官,而是太后身邊的朱內官,這才放下心來,旋即在心中苦笑道。
“原來又是太后借父皇的名義加恩,這就沒事了,孟英對太后有救命之恩,新婚之時加恩以示恩寵,百官也不會有什麼說法,太后娘娘做事縝密,斷不會做出什麼,估計是給新娘子封誥命的旨意吧。”
果然,太子趙策英猜的一點也沒錯,朱內官一進大廳,便絲毫不顧及有其他人在場,笑呵呵的給盛長槐打了個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