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砶全憐在一邊建議道。

距離盛長槐和全憐身邊的護衛發生衝突的地方不到兩百米,便是葉川部的駐地。在扎和的帶領下,眾人進了一個明顯比其他更大的木屋,葉川部漢化很嚴重,住處也大多模仿漢人,除了放牧的牧農,其餘人大多已經有了固定的木屋,這也是和這裡的草場有關係,西山諸部並不需要頻繁轉場。

等進了木屋,扎和連忙給盛長槐等人倒上奶茶,剛才招待全憐的烤全羊正好烤熟了,和木智用刀切下一塊最肥美的,獻給盛長槐,盛長槐也不推辭,雖然都是親戚,但是現在說起正事,他代表的是整個大宋,當仁不讓的是這裡身份最尊貴的。

“伯爺,您剛才說的大買賣,到底指的是什麼。”

和木智目光灼灼,看著盛長槐,盛長槐冷冷一笑,在利益面前,什麼都是虛的,自己也沒想用親戚身份做什麼計較,和木智雖然心慕大宋,但要是真的讓他內附,他恐怕還得在心裡計較一下。

“拿下野川部,受封節度使,這個買賣大不大。”

“什麼,野川部,伯爺沒說錯把,不應該是貴川部嗎。”

盛長槐說起大買賣,和木智心裡也已經有了猜測,自家表妹以探親的名義,帶了一兩千千川部的人馬過來,很明顯是受到了表妹真正的孃家,大宋秦風路的全家指使,但他萬萬沒想到,盛長槐的野心這麼大,要一舉拿下西山最大的部族,野川部。

當然,盛長槐的胃口當然很大,成都府路十幾年,兩代轉運使的謀劃,一直都是拿下西山,平時倒沒有什麼機會,但好死不死,野川部和白蓮教勾結,連同貴川部,嘉梁羌三大部落,加上大大小小十幾個小部族一兩萬人陳兵雅州和永康軍對峙,給了盛長槐這樣一個良機。

盛長槐早在來蜀州的第四天,就和全旭聯絡上了,得知全家和葉川部的關係後,在根據蜀地的形式,便定下了這個計策,雅州軍隊和永康軍被兩大部落監視,稍有異動,西山諸部當然有所對應,但盛長槐這一千人,再加上全憐帶來的一兩千人,葉川部不用出多少人,一千人足以,四千人足夠在西山搞一番大事,只要謀劃妥當,和成都府轉運使配合默契,直接一勞永逸,拿下野川部不在話下。

“就是野川部,劇線報,野川部來了四千人,留守的最多兩千人,那麼大塊肥肉,我就不信你不動心。”

和木智當然動心了,若是拿下野川部的老巢,和永康軍對峙的野川部必亂,他在大宋學過這個案例,叫什麼圍魏救趙,要是盛長槐知道他的心理,一定會告訴他,這不是什麼圍魏救趙,而是圍點打援,在野川部帶著依附他們的小部族,車馬勞頓的回援之際,半路伏擊,野川部從此就成為了歷史。

“拿下野川部,以後西山,就是不是野川諸部了,而是葉川諸部了,有這個功勞,再加上你的地位,一個節度使的官銜,大宋還是捨得的。”

和木智有自知之明,他當然不敢奢望什麼節度使,盛長槐這個謀劃,對他來說,其實是把雙刃劍,等拿下野川部,估計大宋會趁勢拿下貴川部,說不定嘉梁羌也會被摟草打兔子,什麼葉川諸部,恐怕以後就是葉川郡了。

看到和木智有些拿不定主意,全憐急了。

“大哥,你忘了,你身上有一半血脈是漢人,當初要不是大宋支援,你也當不上這個頭人,說不定整個葉川部都被那兩家給吞併了,有這個機會,你做個堂堂正正的宋人大官,不比你當個吐蕃蠻子好嗎。”

全憐不比和木智,她對大宋的認同,是從骨子裡的,也是和全二嬸的教育有關,從小就教育她是個宋人,在扶風待了幾年,更是深入的骨子裡。

和木智還有些猶豫,盛長槐知道,自己不能打官腔了,全憐那句話,何嘗不是在提醒他,和木智不是普通的吐蕃頭人,而是一個留著漢人血液,受過漢人教育的讀書人,對大宋認同,但不代表自己就能把他當吐蕃蠻子誆騙。

“和大哥,是小弟的錯,不該糊弄你,我就明說了,替大宋拿下西山,然後在率眾內附,大宋得了這個不大不小的養馬之地,緩解大宋的馬荒,別的不敢說,一個歸化伯爵少不了,要是你願意,我替恩師收您為記名弟子,無論是替大宋看守西山,還是到汴京為官,都由你說了算,我用我文昌伯的爵位給您保證,絕不食言。”

和木智知道,到了他該選擇的時候了,盛長槐今天給了他選擇,要是他選錯了,即便是兩家有拐著彎的親戚,盛長槐一個伯爵,還是欽差,可以替成都府做主,換一個代理人,至少他就知道,想取代葉川部成為大宋下一個半公開馬市的,至少有兩個,雖然都是小部落,有大宋扶持,成長到葉川部這麼大,也就幾年功夫。

而葉川部失去了大宋扶持,貴川部和嘉梁羌一定不會放過這個肥肉,聽大宋的有肉吃,不聽大宋的,野川部就是下場,這麼多年的分化拉攏,野川部從一個上萬人的大部族,退化成六千人的部族,一場大災,就能讓部族少不少人,成都府不用出兵,只需要控制物資,就能夠起到減員的效果,葉川部現在至少一半人,都是從野川部逃難過來的,看名字就知道了。

想到這裡,和木智下定了決心。

“幹了,伯爺,您以後別叫我什麼和大哥了,我有漢姓,我的漢名叫齊雲,我母親是蜀州齊家庶女。”

竟然還有這樣的隱秘,盛長槐心中暗道,他哪裡知道,齊家以前在吐蕃的買賣,就是走的葉川部的渠道,只不過齊家和和木智之間鬧了點誤會,導致甥舅之間反目成仇,齊家兩兄弟也因此互相懷疑,這個時候,裘正已經審問出了以前的一莊舊事。

“好好好,既如此,我就代表大宋,歡迎葉川部歸附,齊大哥,你點齊兵馬,留下五百人,將婦孺撤入蜀州,憐姐姐,你帶來的一千多人,暫時讓小弟用一下,全大哥在信裡給你說的事情,您放心,事成之後,我一定全力推動此事,必然不讓您白跑一趟。”

全憐臉上全是笑意,親戚歸親戚,全旭一封信便讓她千里迢迢帶人來蜀州這邊,自然是給自家丈夫的部族許了天大的好處,天下熙熙,皆為利往,更何況,這還是替大宋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