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送文昌伯,文昌伯公侯萬代。”

蜀州東門,成都府轉運使攜治所重員,蜀州上下官員,鄉紳,還有西山諸部土司,甚至還有來得及趕到的其他州府知州通判恭送盛長槐十餘里。

盛長槐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的齊家兄弟齊德龍和齊東強兩兄弟,代表蜀州百姓送上萬民傘,按道理這樣的殊榮,盛長槐應該是意氣風發,得意萬分之時,可是,盛長槐臉色一點高興的神色都沒有。

在盛長槐帶兵攻破野川部老巢,又設下圍點打援之計,將成都府最大的目標野川部一舉剷除,成都府轉運使又趁著野川部率部匆匆離開邊境,將貴川部擊潰,繳獲無數,剩下的嘉梁羌投降只不過是時間問題,不出一年,大宋就會多一個西山郡,吐蕃也會少一個野川諸部,甚至整個成都府,以後就不會再是邊州,多年和吐蕃羌族在邊境上互相襲擾狀態一去不復返,這樣的開疆擴土的功績因盛長槐的到來而達成,可算是大宋多年以來少見的功勞。

但是盛長槐就是高興不起來,無他,方天化到底沒有追回來,不僅如此,盛長槐心中更為不爽的就是,自家同母異父的弟弟,承載著盛長槐期盼的楊繼宗,竟然跟人私奔了,私奔的物件,就是當初張順在蜀州見到的那個小乞丐,帶著官兵抄小道拿下青龍山的青龍幫少幫主衛玲瓏。

在盛長槐和轉運使為大宋開疆擴土的時候,蜀州通判也沒閒著,經年的老吏,審案斷案是一把好手,蜀州白蓮教教亂已經對蜀州沒有一點秘密。

衛玲瓏之所以要逃跑,是因為一樁舊事,青龍幫幫主乃是世襲,皆為衛家後代,到了衛玲瓏這一代,只有衛玲瓏一個女子,從小當男孩子養,就是為了繼承青龍幫。

青龍幫原名青葉門,乃是原後周留侯符元為了光復後周所建立的天地會組織一脈,符元當年詐死失蹤,天地會一分為三,分別是紅花會,白蓮教,青葉門,符元乃是鬼谷逆徒,信奉道教,天地會三分,為了掩人耳目,不讓大宋聯想到天地會,三分之後的名字來源於紅花綠葉白蓮藕三教原本是一家,當初符元的一句話。

符元手下有三支力量,一支是當年他創辦的錦衣衛,主管暗殺,後改頭換面成為紅花會,首領是後周後族,符元的親族,一支是收編的江湖勢力,其中最大是彌勒教,後組合成為白蓮教,彌勒教的教主就是方天化的先祖,最後一支力量,乃是當年忠於後周皇室的大內侍衛,首領乃是後周恭帝柴宗訓的兄長柴誠。

後周覆滅之後,符元以這三支力量為班底,建立天地會,名義上是行反宋復周之事,實際上野心勃勃,準備行逆天之舉,自己稱帝,為了達成目標,和後漢勾結,在蜀地行叛亂之事,為了讓後漢君臣放心,甚至暗地裡將後周武帝幾個年長的皇子送到後漢作為質子,被忠於後漢皇族的侍衛發覺其狼子野心,暗中救下柴誠,只與符元虛與委蛇。

尤其是在後漢滅亡之際,符元又出賣後漢君臣給大宋,後漢隱帝大怒,將後周皇族一脈斬殺乾淨,錦衣衛雖然是符元建立,但其中的中堅力量乃是符元的族親,後周後族,和後周皇族之後本就是親戚關係,對符元此舉也是大為不滿。

至於江湖勢力,本就是符元以金錢收買,彌勒教更是符元強行收編至麾下,對符元當然沒什麼忠心。

符元蜀州的勢力被剿滅,投靠後漢,後漢又被太宗皇帝屢次北伐拿下,甚至最後還沒符元給出賣給從徵北漢的魏王趙廷美,準備挑唆趙廷美叛亂,以做火中取栗,這也是符元的最後一搏。

可惜,符元一世英名就斷送在他一點也看不上的趙廷美身上,終日打雁,最後卻被大雁啄了眼,符元投靠趙廷美沒多久,他手下的三支力量不約而同的向趙廷美出賣了他。

天理迴圈,報應不爽,符元一生野心勃勃,自以為自己是穿越者,就應該是天命之子,藉著後周武帝小舅子的身份,以符氏一族建立錦衣衛,改革科舉,收攏江湖勢力,確實做了不少大事,其實都是為了代替太祖,成為這個時空黃袍加身的主角,但他萬萬沒想到,太祖的義社十兄弟雖然被他收買了一人,但太祖才是這個時空的位面之子,即便是有他的打壓,最終還是黃袍加身,逼後周恭帝禪位,將符元的夢想一朝破滅。

後來行各種詭詐之事,到最後卻被自己一手建立出來的親信力量給出賣了,趙廷美看重符元的心計,利用他出謀劃策,暗中準備謀反,卻在謀反前夕拆穿了符元的真面目,手底下的三支力量紛紛叛亂,自大的符元自此走上了窮途末路,屍骨不存,被太宗皇帝讓人挫骨揚灰。

趙廷美叛亂失敗之後,符元的三支嫡系四散奔逃,柴誠認為大宋乃是天命所歸,且看到大宋待後周皇族不薄,在也沒有復周的心思,從此隱退江湖,收攏後周僅存的遺老遺少,東躲XZ,分散力量,當了個綠林山大王。

而錦衣衛和江湖勢力分別組建紅花會和白蓮教,雖然沒了符元,但他們還是夢想著有一天佔據神州,改朝換代,每隔一段時間便趁機叛亂,成為大宋的心腹之患。

直到十幾年前,青葉門得到訊息,當年符元並未身死,當初被殺的那個,乃是符元的替身,而符元本人卻又回到了蜀州,因此在老門主的帶領下,收攏青葉門所有的山寨老幼,遷移到青龍山,改名青龍幫,暗地裡調查符元當年的下落。

而白蓮教屢次組織叛亂未果,也是得到了這個訊息,也將殘留的骨幹,改名換姓,尤其是白蓮教聖主,遷移到蜀州之後,沒多少年,竟然成為蜀州大戶,也是和白蓮教的財力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