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林小娘闖前堂(第1/2頁)
章節報錯
待楊博拜師禮結束,站在盛紘面前,按照慣例,這時候盛紘應該會有幾句教誨。
“今日我既收你為弟子,有幾句話要囑咐於你。”
“老師請講。”
“為師有三子,年紀都比你小,日後你們四人便為同門,應當守望相助,你年紀大些,多替為師看顧一些。”
“既是老師之子,當然是博的師弟,守望相助是應得之禮。”
盛紘滿意的點了點頭,他這一生,用到自己這弟子的時候不多,更多的是自己為他奔波,但是取門生,他作為揚州通判,也是秋闈主考之一,即便不收楊博,也是他的座師,這樣大張旗鼓,也是看著楊博文才品德,日後和自家的幾個兒子也能互相提攜。
“說來慚愧,為師並沒有什麼能教你,也就是會試殿試的一些經驗,日後慢慢傳授,但為師次子盛長槐,有四句真言,為師今日講與你聽,希望時時提醒自己。”
楊博奇怪的看了看盛長槐,年方十歲,能有什麼名言,讓老師這麼鄭重其事。
“老師請講,博洗耳恭聽。”
“槐兒有句話,乃是稱讚關中張載張子厚的,我覺得可以作為我輩讀書人的志向目標,那便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這四句第一次在大庭廣眾下宣揚出來,別說是楊博,大廳中所有的讀書人,甚至揚州名流,都細細品味著,區區幾句,何止是楊博可作為目標,這是天下讀書人共同的志向,大廳中的議論聲越老越大,過了半晌,才安靜下來,此時,眾人的眼睛都盯著盛長槐,好像他是今日的主角一般。
“生子當如盛長槐,通判有此一子,是在令人羨慕,有朝一日,雛鳳清於老鳳聲,我大宋又出一神童。”
知州羨慕的看著盛長槐,不住的開口稱讚著,幸虧今日沒有將自家兒子帶來,自己家那十二金剛的坊間流言他也有耳聞,除了長子穩重些,沒一個成器的,不由得在心中嫉妒其盛紘來,家世不說了,父親探花,家資又豐厚,嫡母是侯府千金,抬高了盛家門楣,岳丈是禮部侍郎,至少目前,盛紘的仕途一帆風順,如今兒子又這麼有出息,比起自己,恨不得將家裡那些個全部拿來換這一個。
“明公不必如此,槐兒年紀尚幼,但不得如此誇獎,別誇壞了他,免得他自傲。”
“難怪你家兒郎一個比一個有出息,全賴你教導有方,以後再這上面,多多提點下為兄,也算全了我們二人同在揚州的這一場緣分。”
“那是自然”
盛紘滿意的捋了捋鬍子,他今日故意在拜師禮上說出這句話,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轉頭看了一眼楊博,仍舊沉沁在震驚中,輕咳了一下,提醒他,他是今日的主角。
楊博被咳嗽聲驚醒,方覺自己有些失態,尷尬的撓了撓頭,拱手向盛紘致歉。
“學生聽聞這四句,如聽黃鐘大呂,覺得妙不可言,從今日起,這四句便是學生的一生追求。”
“你可有字。”
“回老師,學生父親早亡,雖成年,但學業未曾,所以不曾取字。”
盛紘想了想,摸著鬍子,過了半晌,才盯著楊博說道。
“既如此,為師送你一字,不移,望你此生,無論前路荊棘,還是坦途,不忘今日之志。”
楊博大喜,盛紘這樣做,也是為他揚名,之後這四句話越是有名,他楊博也越能因此受益,畢竟這是在他的拜師禮上初次出現在大庭廣眾,又有恩師賜字,將這四句和他聯絡起來,有此名聲,若是文章差不多,會試主考也輕易不敢將他罷黜。
要知道,科舉考試不僅看的是學問,還有很多東西,不足以為外人道,要不然,本朝也不會為官宦子弟專門組織別頭試,但正常會試,誰沒幾個門生故舊啊,但名氣越大,越不會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這也是潛規則,要不然,讀書人鬧起事來,主考官也討不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