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你怎麼不去搶【求收藏、追讀、推薦】(第2/3頁)
章節報錯
反而是修一座等身雕像,更加的能夠讓人瞻仰儒聖之偉。
儒聖的雕像立在那裡,它並未吸收一絲一毫的浩然正氣,反而是一直都對向外釋放浩然正氣。
這也並非是文山書院刻意為之。
因為當雲山書院,將此雕像修好之後,這雕像就一直都在釋放浩然正氣。
幾百年來,一直都是如此。
至於是何原因,這浩然正氣又是從何而來,雲山書院也不知。
最終只能歸結為,儒聖之偉,依然奎澤後人。
面對這位,在三皇五帝之後,帶領人族真正的繁榮昌盛起來的,至聖先師。
孔祭酒和寧辰等人,均是收起了所有的情緒,皆以弟子禮,恭恭敬敬的拜儒聖。
對於這位儒聖,寧辰同樣是尊敬的。
根據這個世界的歷史,三皇五帝只是將人族從黑暗的泥沼當中帶了出來。
讓人族有了一個可以棲息的地方,讓人族擺脫了淪為食物的悲慘局面。
而儒聖的出現,則是徹底的扭轉了人族式微的局面。
儒聖開設學堂,傳下教化,為人族開智。
讓人族得以建立一個又一個繁榮的文明。
儒聖本人,更是帶著三千弟子,南征北戰。
將蠻族、妖族、巫族、野人等等,一一趕出了人族的聚居地。
最後更是帶著弟子,踏上了斬神魔的路。
最終儒聖一去不回,而妖魔同樣徹底絕於天地。
可以說人族能有現在之輝煌和繁榮,儒聖至少有一半功勞。
拜過了儒聖之後,寧辰他們被帶到了書院內部的生活區。
雲山書院的生活區,可是非常之大的。
其廣闊的程度,差不多有兩個紫禁城那麼多了。
之所以需要這麼大,實在是因為雲山書院,始終保持著兩萬左右的弟子數量。
而云山書院,在外的弟子數,則是要遠大於兩萬的。
這麼多人生活在一起,其生活區自然要很大。
雲山書院的生活區,是完全沒有市井氣的。
就算是裡面的一些飯莊、酒館當中,傳出的都不是市井的喧囂,而是郎朗讀書聲。
在這裡只有郎朗的讀書聲,而這些讀書聲,於生活區之上,匯聚成了一縷縷的浩然正氣。
在這裡修行儒道,想不事半功倍都很難。
寧辰對這些毫無感覺,真讓寧辰天天在這兒讀書,寧辰還真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