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夭夭對寧辰的調侃,直接選擇了無視。

這讓寧辰又自討了一個沒趣。

時間轉眼便到了二月初一。

吃過了早飯之後,寧辰和白夭夭,也隨著眾人一起來到了岱山腳下。

清早有霧,這讓岱山更多了幾分的縹緲仙氣。

這個世界的高山,寧辰還是第一次見到。

寧辰望著山頂隱藏在雲霧當中的岱山,並沒有想象中的震撼。

因為寧辰覺得,如果拋開商業開發的話。

自己國家的五嶽,單論氣勢和廣度上,一點都不比武朝的差。

只是因為有了太多的商業開發,所以少了一些縹緲之氣罷了。

同樣因為沒有商業開發,所以這上山的路也艱難了許多。

朱家那邊的路還好,首先是在南坡。

陽光很好,其次因為朱家半聖在此封聖。

所以他所走過的路,被聖意浸染,變得平緩了許多。

北坡的官路,不僅僅沒有陽光,連路都需要自己開闢。

東西兩條路,情況差不多。

而且東西兩條路的主人,並不固定。

這兩條路的主人,每年都會進行一次選拔。

參加的是十三州的各大書院、儒道世家、半聖家族等。

基本上都是風水輪流轉的情況,並沒有出現過誰家長久霸佔東西兩道的情況。

今年掌控東西兩條路的是雲山書院和另外一位半聖家族張家。

也正是因為今年掌道的是這兩大勢力,所以他們才敢在這個節骨眼上與朱家叫板。

否則你換一個沒有什麼底蘊的書院和世家,那是絕對不敢在這個節骨眼上跟朱家叫板的。

半聖家族的底蘊,是隻有同級別的存在,才能去挑戰的。

當然這樣的挑戰,寧辰相信武昭應該也有參與其中。

只是許諾了什麼,寧辰就不清楚了。

反正大家利益一致,許諾的東西,應該不會太重就是了。

小文會的場地,並不是四家各有各的。

而是全部都集中在南坡腳下的一塊平整的空地上。

這空地自然也是因為朱家半聖的原因而出現的。

朱家拿出來給大家用,自然也不全是他們說的那麼偉岸光正。

展現底蘊,吸引人才。

這同樣是朱家的目的。

任何一個家族想要長久持續的輝煌下去,必須得源源不斷的有新鮮的血液補充進來才行。

就算是半聖家族,也是一樣的道理。

尤其是經過雲山書院建立之時,他們被趕到欒州之後,想要吸引人才加入就變的非常的艱難了。

岱山這裡,可以說是朱家,最穩妥,同時又最有效,吸引人才的地方。

寧辰和白夭夭到的時候,這裡已經擠滿了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