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昂明顯是看熱鬧不怕事大。

聽了寧辰的話,當場就拍著胸脯,跟寧辰保證。

不管寧辰需要什麼,他都全力支援。

武昂甚至都提議,要不要在豐京最熱鬧的地方,搭個擂臺,方便大家辯論。

“你出錢的話,我不介意。”寧辰對武昂說道。

武昂立刻道:“那肯定我出錢啊,而且我們正好可以趁著這樣的機會,全面推廣我們的酒。”

寧辰感覺武昂和萬弘兩個人合作的話,自己想不賺錢都很難。

武昂沒跟寧辰一起回寧辰家。

武昂要去先把留影石收上來,然後還要找人去搭建擂臺。

接下來武昂要忙的事情,非常的多。

寧辰自己回家之後,心中又盤算了一下,接下來該如何的炮製一下半聖朱家和三皇子武炎。

謠言並沒有因為死個把人就消失,反而越演越烈。

甚至連那個轎伕的死,都算在了寧辰的身上。

到了後來,絕大部分的人,根本就已經不在乎真相是什麼了。

他們只願意相信,他們相信的真相。

哪怕這個真相,跟真正的真相相比,已經完全面目全非了。

一時之間,豐京之內,討伐孔祭酒和寧辰的聲浪衝天而起。

甚至有人鼓動,寫萬民書,請朝廷懲處寧辰,重責孔祭酒。

一定要還豐京朗朗乾坤!

相比於民間,朝廷之上就安靜多了。

朝堂之上誰都不是傻子。

事情的真相,他們誰不清楚。

這個時候站出來,支援這些民間的謠言。

那就真的是找死了。

孔祭酒不會跟這些下民一般見識,但是不會不跟他們一般見識。

孔祭酒連親王都不放在眼裡,還會把他們放在眼中。

最關鍵的是,他們都知道真相是什麼。

可是朝廷如此的做派,在民間看來,就變成了官官相護。

就變成了,朝廷真的怕了孔祭酒。

如此一來民間反孔的聲浪更高。

甚至很多的坊市當中,出現了一些暴力反孔的行為。

為此朝廷不得不加大了一倍的巡夜力度,就算是白天坊衛都必須要時刻在街上巡邏。

這樣一來,朝廷上終於是出現了一些聲音了。

並不是指責,

而是商量。

他們希望武昭可以出面,請孔祭酒出面解釋一下,以平復一下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