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昭如此突然的宣佈退朝。

讓不少人都疑惑不解。

就是左相林敦信,眉頭也輕輕皺了一下。

他也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會讓武昭如此匆忙宣佈退朝。

在林敦信眼中,武昭可不是遇事不冷靜,不成熟的儲君。

相反林敦信是欣賞武昭的手腕和能力的。

在林敦信看來,按照武昭現在的路走下去,她必定會成為一代明君。

但,終歸她是一個女子。

這讓林敦信覺得,國本不穩。

百官退離大殿之後,眾人才剛開始交流自己的猜測。

在一些有心人的帶節奏下,矛頭紛紛指向了寧辰。

他們都認為,武昭之所以匆匆退朝,必然是順帝告訴武昭,宗室有變,讓武昭立刻退朝安撫宗室。

這讓寧辰又收割了一波【佞】點。

不過收【佞】點歸收【佞】點,被他們這麼惡意謾罵,寧辰就不爽了。

“我之前在雲山書院,送給那些儒生半闕詩。現在倒是也可以送給你們。”

寧辰沒等他們問,就自顧自說道:“兩百人來齊解袍,竟無一人是男兒。”

“沒種啊!”

寧辰怕有些人不懂,解釋了一句,直接揚長而去。

至於後面的謾罵聲,寧辰根本不在乎。

等他們能想到更好的詩罵自己再說。

……

話分兩頭,匆匆退朝的武昭,回到了自己東宮。

在東宮武昭看到了換了一襲乾淨儒衫的書生牧之。

牧之看到武昭到來,只是微微行禮。

而後拿出了定國侯要自己交給武昭的信:“殿下,這是侯爺,讓我交給你的。”

武昭接過信,並沒有立刻檢視,而是平和的對儒生問道:“嶽叔叔身體可還安好?”

儒生不假辭色的說道:“侯爺的身體很好。”

頓了一下,儒生補充了一句:“侯爺特意給殿下準備了一份禮物,不過要過幾日才能到豐京。”

武昭展顏一笑,讓這東宮百花盡皆失色。

只是牧之卻沒有半點感觸,依然保持著高冷。

“嶽叔叔有心了。當日我傳信與嶽叔叔,希望他可以回來看昭兒立儲之典。

嶽叔叔說軍務繁忙沒有回來,我還以為嶽叔叔不同意昭兒當這儲君呢。”

牧之想到之前定國侯的一些交代,雖然不願跟武昭說太多,不過還是回答道:“

侯爺說,殿下很好。侯爺之所以不能迴歸,的確是因為軍務繁忙。

正氣長城,現在有多處裂痕。侯爺不能善動。”

聽到正氣長城有缺,武昭臉上的春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位睿智而又果斷的儲君形象。

“正氣長城有缺,嚴重嗎。本宮這裡還有幾篇聖人手書的文稿,你可以先行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