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聖不見聖【求追讀】(第2/3頁)
章節報錯
此為天地所不容,恐遭不祥。
而且儒聖還曾言,三皇五帝的離奇失蹤,可能就與此有關。”
寧辰聽完了孔祭酒說的話,就一個想法,這原理太高階了,對自己來說,有點超綱了。
寧辰覺得儒聖要是在後世寫小說的話,一定會被罵的。
這就是典型的挖坑不埋。
什麼恐遭不祥,什麼離奇失蹤?
留下這麼大個的坑,還不埋上,這是等人往裡面掉嗎?
而且儒聖不知道,挖坑不埋坑,死了沒人埋嗎?
呃,好像儒聖死在什麼地方,都沒有人知道。
如此一來,當真是細思極恐啊!
收斂了發散的思維,寧辰再次對孔祭酒提問:“老師,按照儒聖的說法。
儒家和百家,好像也並沒有什麼區別吧?
不都是走的儒道嗎?
最後的結果,不還是一樣嗎?”
孔祭酒搖搖頭道:“非也。你可將儒道,看成是終點。
儒家也好,百家也罷,最終都是要通向終點的。”
這個道理說的通,但是好像還是有bug。
就算是路不同,但是大家最後都是在一道上成聖,所以不還是聖見聖了。
而且三皇五帝武道至聖,離奇失蹤在前,聽上去好像還是不靠譜。
“這並不同,武夫只有一路。然儒道的路卻有很多。
所謂終點,也並非一點,實則應為一面。
三皇五帝的出現,足以證明這個事情了。
但是當一面上,只有一點有人的時候,情況就不同了。”
孔祭酒話沒說完,但是寧辰已經懂了。
一個面只有一點上戰人,那必然偏墜,不翻盤是不可能的了。
“老師,這些都是儒聖說的?”
孔祭酒說道:“聖不見聖是儒聖所言,剩下這些都是我推測的,不過與真相應該並無差別。”
自己猜的,都能說的這麼篤定,是孔祭酒沒錯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孔祭酒如此費心,為自己謀劃,這個恩,寧辰得記著。
所以寧辰就不打算問一下:‘老師為何篤定,老師能在我之前走儒家成聖?’
這樣讓孔祭酒生氣的問題了。
“多謝老師,為學生謀劃,學生定當銘記於心。”寧辰恭恭敬敬的說道。
孔祭酒坦然受了寧辰一禮,而後對寧辰與柳仲直說道:“剛剛我與你們說的有關聖人之道,你們聽之就好。不要與外人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