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正兒八經的孔氏回答。

停頓了一下,孔祭酒緩緩與寧辰說道:“當年我也曾在書院待了一段時日,不過後來我覺得在書院,我恐很難助我找到最佳的立命之意。

所以我就離開了書院,轉而進入了朝廷,希望可以換個思路找到最強立命之意。”

“那老師這些年,你找到自己想要立之命了嗎?”寧辰繼續問道。

“還沒有,不過我感覺快了。”孔祭酒望著前面的雲海說道。

就這個角度,就這個背影,再配合這樣的話,絕對逼王在世。

又是對孔祭酒的一番吐槽之後,寧辰繼續問道:“老師,書院會支援興百家嗎?”

孔祭酒斜睨了寧辰一眼:“你就來了書院一次,怎麼會對書院,有這麼深的執念?”

這執念能不深嗎,少了四個零。

雖然心中是這麼想的,可是嘴上寧辰可是不會承認的:“老師,我對書院,並沒有什麼執念。那畢竟是我的立命之詞,也是我心中所想。”

孔祭酒不置可否,不過還是回答了寧辰的問題:“書院並不會扶持百家,不過也不會打壓百家。書院會給百家一個,與書院共同競爭的舞臺。”

這個在寧辰看來,已經算是書院對百家最大的讓步了。

書院願意不再一家獨大,願意給百家一個舞臺,已經不錯了。

而且其實百家當中很多理念與思想,與儒道並不衝突的,甚至是儒道的一種補充。

就跟寧辰在書院說的一樣,理不辨不明。

當思想產生碰撞之後,寧辰讀過的那些,好像蒙了一層紗的聖人典籍,那一層紗都會被揭開的。

到時候百家當中,恐怕會有許多人產生浩然正氣。

如此才是儒道長存。

“經過文山書海之後,你的浩然正氣,應當已經達到了養氣階段的極限了。你可以準備進入下一層了。

儒道下一層為養字之境,你可以想一想,你打算養一個什麼字。

你即以習武,我建議你養一個可以功伐之字。

如此配合之下,你的戰力在八品當中,應當名列前茅。”

孔祭酒主動與寧辰說他接下來,修行上的一些事情。

正好孔祭酒說到了這個事情,寧辰也將自己發現的浩然正氣,與勁氣之間的一些問題,向孔祭酒詢問了一下。

孔祭酒聽了寧辰的問題之後,倒是不見絲毫驚訝,反而與寧辰道:“這很正常。

人族從黑暗時期走出來,本來就是先有武,後有儒。

儒本來與武就不是對立的關係。

就算是儒聖本身,原本就是武道高手。”

儒聖本身也是武道高手,這個寧辰還真是第一次聽到。

寧辰只知道,儒聖曾經培養了三千紅花棍。

但是儒聖本身是不是武道高手,寧辰還真不知道。

“老師,以儒聖之姿,就算是修的是武道,應該也是極頂尖的那種強者。

那為何後來,儒聖棄武從文了呢?”既然提到這個,寧辰的好奇心自是被勾了起來。

“這個除了儒聖,恐怕沒有人能夠給你一個準確的答案。”

頓了一下,孔祭酒說道:“不過我自己有一個猜測,你想不想聽一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