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辰的計劃的確是奏效的。

不過這樣的奏效,依然還是有一個時效性的。

對於大智菩薩來說,只要給他時間,他是可以看穿寧辰的計謀的。

當然時間,也是寧辰現在所要爭取的。

僅僅只是過了片刻而已,大智菩薩就透過種種的因果定律,洞悉了寧辰的計謀。

知道了寧辰計劃的大智菩薩,自然明白,自己被耍了。

惱羞成怒的大智菩薩,直接奮而對白夭夭出手。

與此同時,與大智菩薩同行的另外兩位菩薩,大慈與大行也非常默契的配合大智菩薩。

幾位菩薩,早就已經相交了數百年了。

雖然彼此之間也有忌憚,但是正是因為這種忌憚,也讓他們彼此之間成為了那個最熟悉對方的人。

見到大智菩薩出手,大慈與大行菩薩兩個,就直接明白了大智菩薩的遭遇。

三對一。

對於白夭夭來說,可以說是絲毫沒有勝算。

可是白夭夭並沒有打算退,她依然還是打算繼續為寧辰爭取一點時間出來。

三個菩薩當中,在白夭夭看來,最容易突破的自然是大慈菩薩。

大慈菩薩並不是以戰鬥著稱的。

他最會的就是渡化人心,可是對於白夭夭這樣的二品武夫來說。

怎麼可能會被輕易渡化。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阿彌陀佛!”

大慈菩薩看到白夭夭朝著自己攻擊而來,並沒有絲毫的慌亂,反而是一字一句的清晰的說道。

聽到大慈菩薩的話,白夭夭的心中的戰意,瞬間消失的無影無蹤。

此刻的白夭夭,只想放棄進攻。

不過這樣的念頭,只是一閃而過。

一剎那而已,白夭夭就回復了理智。

不過這樣的一剎那,對於二品的菩薩來說,已經可以做太多的事情了。

比如說大智與大行兩位菩薩,就已經雙雙的欺身到了白夭夭的背後。

失去了攻擊大慈菩薩的機會,白夭夭也果斷的放棄了這一次的進攻機會。

現在還遠沒有到白夭夭,必須要一換一的局面。

同時這個時候,白夭夭也必須要儘可能的避免受傷。

如果現在就受傷的話,那對接下來寧辰可是非常不利的一種局面。

撤退之後的白夭夭,再次重新的組織進攻,這一次的目標依然還是大慈菩薩。

眼見白夭夭再次朝著自己攻擊而來,大慈菩薩依然還是雙手合十。

再次讓白夭夭放下屠刀。

同樣的作用效果,再一次的出現在了白夭夭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