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遵命。”寧辰立刻興高采烈的答應了下來。

武昭真不知道,這麼一個得罪人,甚至可能會成為自己犧牲品的職位,交給寧辰,寧辰究竟是高興個什麼勁。

但是不管怎樣,有人願意接手這個位置,就是好的。

反正自己給寧辰現在的位置,也算是對寧辰的補償了吧。

散朝之後,林敦信身邊圍攏了大部分的官員。

王林的身邊同樣聚攏了一小部分恭賀他的官員。

至於寧辰,則是形單影隻的離開了。

其實不是他們不想討好寧辰,而是不能太明顯了。

大家都知道,寧辰才是最後執行,可能最有實權的人。

但是現在就去討好寧辰,那會落人口實的。

去找寧辰,還是得夜深人靜的時候才合適。

寧辰並沒有忘記孔祭酒跟自己說的。

散朝之後,就直奔國子監了。

國子監就緊挨著皇城,佔地面積同樣僅次於皇城。

雖然國子監的祭酒,比較厲害呢。

寧辰到了國子監,亮了腰牌,就被人帶著去見孔祭酒了。

國子監雖然佔地很大,但是每一塊區域劃分的還是非常合理,井井有條的。

每一塊區域,就是單獨的一個教學區域。

國子監內設:禮、樂、射、御、書、數,六個啟蒙教學區域。

過了啟蒙教學之後,所有人都有兩個選擇。

要麼走科舉入仕,或者進入軍中積累戰功封侯拜將。

要麼你也可以選擇繼續的進修,至於進修的路線,目前就兩種。

一種就是儒家的修行體系,一種就是武夫修行體系。

現在因為順帝的原因,還加入了道門修行體系。

不過選擇道門修行體系,就不會在國子監內進修了。

道門修行體系,在國子監就是掛了一個牌。

主要還是前面兩種體系。

雖然選擇進修,最後的結果無非也是入朝當官和入軍當兵。

但因為你進修了,如果再加上你入品的話。

那你的起點就不一樣了。

比如沒有入品的正常科舉,考了個狀元,就如同寧辰這種,最多就是翰林編纂,然後就是在翰林裡面熬資歷,等著再分配。

入品的國子監儒生,可以直接入御史臺擔任御史,或者直接進入某個實權的部、司任職。

武夫體系同樣如此,入品的武夫,到了軍中,至少是從校尉做起,而不是從大頭兵做起。

但是前面的啟蒙是不花錢的,甚至還有補貼。而後面的進修,是要花錢的。

花的還不少,不管是儒家體系還是武夫體系,都是吞金獸一樣的存在。

所以選擇進修的,基本都是官二代、軍二代或者富家弟子。

普通人想要走進修這條路子,基本無望。

除非你天資特別出眾,得到祭酒首肯,才能免費進修。

眾所周知的是,祭酒基本不在國子監,所以這條路基本算是堵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