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辰這一戰下來,真的是賺麻了。

各種人族緊缺的藥材,一倉庫一倉庫的往城裡面運。

金銀財寶,更是數不勝數。

這一次怎麼說都算是‘御駕親征’,該有的禮儀規制,還是必須要有的。

萬妖國可是被大儒點化的,同樣是要講仁義禮智信的。

尤其是化形之後的妖族, 覺得他們跟山野走獸之間的區別,就在於他們講禮。

所以不管多衝忙,這些該講的禮儀,萬妖國的這些國主,都不會有絲毫放鬆的。

這就給了寧辰大量,搜狗財富的機會。

寧辰甚至覺得, 當時點化妖族的大儒,非要讓這些妖族講禮, 可能不完全是出於善意。

當年的那些大儒, 可能就已經想到過,這些妖族有反骨。

早晚都會反了人族。

而著重教他們這些禮制,目的可能只有一個。

那就是讓他們在與人族交手的時候,暴露自己的王帳所在。

方便人族,對他們的王進行斬首行動。

至於說搜刮他們那些禮制的金銀財寶,寧辰覺得那些大儒應該不會跟自己一樣俗氣。

寧辰有這樣的猜測,還真的不是惡意的揣度儒家大儒。

要知道儒家的髒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當年的那些大儒,真不見得比現在的這些大儒手段光明。

那個時候情況更加複雜,用的手段更髒一點,那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最終清點完畢之後,郭信把數字給寧辰報上來,寧辰發現自己現在可不是富可敵一國這麼簡單。

這是一筆真正的天文數字,換算成白銀的話,那是要以千萬計的財富。

藥材和材料這些,寧辰已經將其中的一部分, 讓武昂派來的人給帶走了。

商鎮還是要繼續的運作的。

也只有商鎮,才能真的消化掉如此大規模的物資。

百家城其實也可以起到商鎮的作用,可是寧辰並不想讓百家城變成一個開放的商鎮。

寧辰不反對開放,但是那要看什麼時候。

在現在這樣的危險境地下,完全的開放,就意味著要承受大量不必要的風險。

寧辰可不想天天生活在危險當中。

因此百家城作為一個批發源頭,只是針對商鎮進行供貨,這個寧辰覺得還是可以的。

物資交給了武昂,至於那些金銀財寶,寧辰則是交給了孫伴伴。

讓孫伴伴帶回去交給武昭,到時候再又朝廷把這些金銀器物全部融了,重新鑄成官銀,投放到市場當中去就好了。

這也是孫伴伴這一次,除了傳聖旨和幫助寧辰之外的,另外一個重要目的。

這一批運送的銀子裡面,就不全都是用武朝的稅收來抵了。

因為武昭給寧辰拉了一個詳細的清單。

一個四品大內高手,五萬兩。

二十個就是一百萬兩。

孫伴伴算是一個三品高手,所以十萬兩。

然後百家城左右的兩個軍鎮,一處軍鎮的軍費五十萬兩。

兩處軍鎮的軍費就是一百萬兩。

再加上各種火耗費用,全部加起來, 武昭給寧辰折算之後,一共是三百萬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