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主力軍,那必然是要帶著武朝的氣運。

現在給虎威軍做定軍詩,那自然可以連帶著沾一點武朝氣運的光。

氣運的作用,無論是對於個人,還是對家族,都妙用無窮。

尤其是眼下,這個即將開啟的大爭之勢。

多沾一點氣運,那好處更大。

給虎威軍做定軍詩,就是一個最容易同時最直接,沾武朝氣運光的好機會。”

頓了一下,李子秋道:“據我所知,這一次雲山書院也會遣精通詩詞的大儒,前來武朝為虎威軍做定軍詩。”

“雲山書院也這麼接地氣了嗎?”寧辰倒是沒想到,雲山書院這種儒生眼中的聖地,竟然也會來做這種事情。

李子秋道:“院首你以農道,幫武朝定九鼎。

不說九鼎沸騰,哪怕只有六鼎沸騰。

那就是潑天氣運。

六鼎國運,沾一點點的光,那都是難以想象的氣運數量。

而這個可是極有可能,會直接幫助書院催生一大批的儒生。

更有可能直接幫助兩位院長,直升二品。

氣運的妙用無窮。

趁著現在武朝,只有九鼎而無氣運。

提前進行投資,算是雙方的雙贏。”

氣運的妙用竟然這麼多,寧辰倒是真的沒有想到。

寧辰之前以為,氣運最多就是讓自己路上經常撿個錢什麼的。

不過寧辰現在倒是也並不急著要什麼氣運。

武昭在寧辰身上下注,而寧辰以農道幫武朝定九鼎。

這本身就已經沾染了武朝的氣運。

這麼說吧,別人是沾光,寧辰是直接從九鼎抽成。

寧辰之所以問的這麼清楚,純粹是好奇,另外也是不想讓李子秋看出來,自己打算放棄做定軍詩這事。

“那為何這定軍詩要做三首呢?”

李子秋解釋道:“其實幾首都可以。但是最好是三首。

因為一路軍至少會分成左、中、右三軍。

以三詩定三軍,這事最佳的組合。

也是定軍詩能夠發揮出在案威力的組合。”

“行吧,我回去考慮一下。”寧辰聽了李子秋的話,敷衍的答應了下來。

李子秋並沒有深入的思考這事。

寧辰願意思考定軍詩這事就行。

忽然想到了什麼,李子秋對寧辰道:“院首,創兵家的那位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