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傭人有也是都是有工資拿的,尤其是她這種什麼活都是做的,十幾年的時間,沒有拿過一分錢,甚至到了後來她才是知道,原來她的學費,都是她的親生母親交的。

或許還有讓她的不至於羞愧至死的事,那就是她在徐家很怕被人趕走,所以戒掉了愛花錢的性子,什麼都是不敢買,衣服都是穿徐佳佳不要的,鞋子也是相同,也就是因著她如此的省,所以才是沒有讓媽媽為了錢,而去賣血賣命。

這就是她一直想回徐家啊,而這一輩子,她哪怕在外面當牛作馬,當乞丐,也都不願意再回徐家那個地方,去見徐家那道貌岸然的人,面對那些虛偽的一張張的臉。

從書包裡面拿出了錢,兩世的記憶相融,她發現,她對於現在的記憶好像比起最初要明朗,可能還是忘記了太多,不過誰也都是第一次做人,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所以她會慢慢的想,一點一點的記。

她將這些錢都是放整齊,拿了一些裝在了口袋裡面,然後拉開門走了出來。

當是門一開啟,外面那些飯菜香,也是迎面撲來,她不由的嚥了一下口水,睡了一覺的她,感覺肚子十分的餓,中午吃的那些餃子,早就已經消化沒了。

“靚靚,你要出去啊?”

那個老婆婆一見劉靚,再是笑著向她打著招呼。

劉靚還是有些記不起來,這個老婆婆姓什麼,好像是姓王,又好像是姓朱。

她最後就只能扯開嘴角一笑。

“婆婆好,我出去買些菜。”

而老婆婆一愣,好像還有些反應不過來,等她緩過神來之後,劉靚已經走遠了。

“這孩子,怎麼的轉了性子了?”

她自言自語的,然後搖了搖頭,繼續在門口的爐子上燒著飯。

再說那個轉了性子的劉靚,已經按著自己的記憶,找到了賣菜的地方,並不是她的記憶準確,只是因為這裡就只有一個菜市場,而且離筒子樓也是不遠,這下班的人,手中多少的都是拎著一些菜,有些人還從那個巷子裡面出來,所以劉靚便猜,菜市場是在那裡的。

當是她到了之時,還真的就是讓她給猜對了。

她在菜市場裡面兒走著,九十年代的菜市場,就連稱也都是那種最早的,就連電子稱也都是沒有,此時,菜市場裡面人並不少,也都是穿著這個年代所特有的衣服,沒有大花大綠,沒有各色各色,女人大多都是素面朝天,沒有以後五顏六色,素淨的,就像現在的天氣一樣,沒有霾,也是沒有沙塵暴。

她轉了一圈,聽著別人的買採時的討價還價,也是記住了此時的菜價,她還怕自己的錢不夠,結果發現,這進的菜價,比她想象中的還要便宜的很多,而且很多都是用角計算的。

比起日後的高價菜,這時的菜價著實的也是太美好了一些,而且都是無公害,也是無農藥的。

等她從菜市場出來之時,兩手裡面都是提著東西,她走回了筒子裡樓那裡,那個婆婆並不在,而她也是鬆了一口氣,因為她實在不知道要怎麼同她打招呼,至於其它的人,見了她,也都是當成沒有見到,依稀的,她記得,自己對於筒子樓裡的,都是不熟悉,而且她來到了這裡半年之後,便是去了徐家,有記憶的,便只有老婆婆,其它人,就連長相都是不記得。

再是加之,現在的她,還是做著徐家大小姐的美夢,也是看不起筒子樓裡的這些窮人,認為他們都是下等人,只有她自己是高高在上,也是高人一等,更是與眾不同。

而到了後來,她才是知道。

她沒有什麼不同的,她也是一個人,一個如是塵埃,需要活著,需要吃喝拉撒的人。

果真的,筒子裡面的其它人,對她本就是愛理不理的,她走時,無人多看她一眼,她回來,也是無人多問她一句話。

可見她到底有多麼的,人見人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