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早晨。

9點多鐘的時候。

雲州百創分協高達百層的辦公大樓,第九層。

這一層,是雲州百創協,作品稽核部,音樂小組的辦公樓層。

在百創協,各種作品的稽核,都分了不同的板塊,比如,音樂,小說,劇本等等。

而這些板塊,又專門拿給了不同的小組。

當然,因為百州的人口基數巨大。

不可能將百州所有作品的稽核工作交給總協。

所以,每個州的作品,透過加密通道上傳後,都會上傳到所處州的百創協分協總部的稽核庫裡,分板塊再下放給不同的小組,由每個小組的成員,交叉重複稽核。

而這些小組成員,都用統一的稱謂

編輯。

別小瞧編輯。

作為共鳴作品釋出前的最重要的一環,每一個板塊的任意編輯,可能沒有頂尖的戰力,但幾乎是第一時間接觸新共鳴作品得他們,無疑是見多識廣的,各種共鳴帶來的核心蘊,他們大多都獲取過,而這種見多識廣,讓編輯雖然因為天賦受限不一定能夠突破頂尖,但實力是絕對不容小覷的。

所以,百州的編輯協會,甚至位列百州十大協之一。

而李偉明,就是一位編輯。

一位音樂板塊的編輯。

稽核找共鳴作品,是他變強的過程。

今天和往常一樣,他早早的就到了編輯部,準備開始今天的稽核工作。

他們音樂編輯的工作並不難,只需要帶上協會發的,價值不菲的耳機,在電腦上聽稽核庫裡的作品就行。

產生共鳴的,點選編輯後臺的勾號就行,未產生共鳴的點叉。

而他們雲州百創協音樂板塊編輯小組,一共有一百人。

為了稽核之後,再給共鳴作品定級,這一百個人,都會重複稽核後臺裡的所有作品。

當所有編輯,也就是一百個編輯完成同一首歌的稽核之後,這首歌也就會根據多少編輯產生了共鳴,而進行評級。

下至基礎共鳴作品,只需要1名編輯共鳴。

上至完美級共鳴作品,需要90名編輯共鳴。

至於更厲害的傳說級共鳴作品,需要100名編輯全部共鳴......那真就是傳說,百州共鳴興起幾百年,一共只誕生過三次。

別說傳說了,就算是完美級作品,李偉明都沒有看見過,乃至他們雲州編輯部都沒遇到過。

泡了杯茶,悠哉悠哉的喝了一口,李偉明就打算開始今天的工作了。

戴上耳機。

進入了編輯後臺,開啟了已入庫未稽核的列表,點選第一首。

開聽。

第一首,是一名匿名名稱吊瓶百萬戶的《我不說你不提》。

三分鐘過去。

絲毫沒有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