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未現身的援軍(第1/2頁)
章節報錯
安邑城內,穆晨皺著眉頭仔細聆聽著前去探聽關中戰事的斥候帶回的訊息。\\
在漆地,章平戰敗之後又與翟將姚印合兵一處,向曹參與周勃發起了一輪進攻,可他們的進攻顯得是那麼的綿薄無力,很快便被漢軍擊潰,一路向北退去。
擊敗章平和姚印之後,周勃緊接著西定汧隴,而後又還軍攻克郿和頻陽,攻破這幾處地方之後,在韓信的命令下週勃與曹參再次回軍廢丘,與早先被擊退的樊噲合兵一處把廢丘團團圍住。
穆晨沒想到,他退守安邑之後一直被北面的漢軍節制著,有心想要西進援救章邯,卻又擔心漢軍從背後對他發起進攻,想要把北面的漢軍殲滅之後再圖西進,又怕出了城之後從關中突然又冒出一股漢軍或是魏王豹突然發兵斷了自己的後路。
如今的局勢讓穆晨感到有些進退兩難,他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會被困死在安邑。
有幾次他想到了撤退,想到要撤回下蔡重整旗鼓,把關中讓給劉邦,將來在中原的戰場上再與其一爭雌雄。
可是他又不甘心,他明明知道劉邦會從陳倉進犯關中,卻偏偏還是因為章邯等人的不重視和他派遣的軍隊太少而沒能阻止劉邦入關。
安邑在蔡軍的屠刀下成了一座死城,如今除了駐紮在這裡的蔡軍再沒有半個百姓,蔡軍駐紮進城之後不從事生產,所有供給一律從安邑城內的庫存提取,許多日子下來,城內的存糧漸漸已經見底,穆晨必須想辦法從本國向這裡調撥糧草和‘藥’品才能確保軍隊的正常需求,除此之外他唯一的辦法就是再攻下其他城池進行掠奪。
後勤在戰爭中始終是十分關鍵的問題,以往蔡軍在作戰的時候隨身會攜帶著穆晨親自教軍需製作的乾糧和鹹菜,乾糧的口感雖然不是很好,卻有著重量輕、便於攜帶的優勢,最重要的是不會讓軍隊餓著肚子打仗。
每當攻下一座城池之後,蔡軍幾乎對城內秋毫無犯,只有一個地方是他們必須掠奪的物件,那就是糧倉。
除了安邑,以往蔡軍在攻陷城池之後唯一掠奪的地方只有糧倉,當軍隊撤出之後,被攻陷的城池幾乎是顆粒無存,這也是蔡軍不同於其他諸侯軍隊的後勤補給方式,而且是經過戰爭驗證有效的補給方式。
斥候還在喋喋不休的彙報著從關中探聽來的訊息,穆晨越聽越覺得關中大勢已去,章平在漆地戰敗之後被漢將酈商在北地俘獲投降了劉邦。
塞王司馬欣由於將舉國兵力全部投入到雍國戰場上,當漢軍圍攻塞國都城櫟陽的時候,他的手中已是無可用之兵,根本無力應戰,只得宣佈向劉邦投降。
而另一方面,翟王董翳也在上郡被漢軍擊敗,董翳率領翟軍被困守十數日,最終因為糧草不濟、軍心渙散向漢軍舉起了白旗。
雍王章邯擊退圍困廢丘的樊噲之後曾率軍殺出城去,與漢軍在城外戰鬥數場,雙方互有勝負,最終因為趕來廢丘的漢軍越來越多,不得不退守廢丘。
整個關中幾乎盡入劉邦掌握,唯獨只有廢丘還在獨立支撐,漢軍對廢丘發起過無數次攻城,終因守軍的奮起反抗無功而返。
穆晨有種感覺,關中已經基本被漢軍平定,野心極大的劉邦必然不會只甘心奪取關中一地,不久的將來漢軍必然會大舉東進,把戰火燃燒到中原。
在安邑,能夠戰鬥的蔡軍全部加起來只有六萬餘人,這些人都是隨同穆晨一同西征的勇士,他們戰勝過外強中乾的魏軍,攻陷過數個魏國城池。
他們還跟隨著穆晨西進關中,雖然在西進的途中遭受了沉重的損失,可蔡國的勇士們始終沒有放棄希望。穆晨曾經告訴過他們,蔡國是他們的家,只要蔡國在,他們的土地、財產和‘女’人就都是屬於他們的。
蔡國的將士,許多都是出身貧寒的農民,說他們是農民其實還有些牽強,他們中很多人沒有土地,至少是沒有足夠養活一家人的土地。自從穆晨建立了蔡國之後,他們才分到了屬於自己的土地,而且種出糧食之後並不像以往那樣要‘交’給貴族,而是由國家高價收購,這個收購價並不因災年或豐年變化,若是遇見災年,國家還會給他們相應的補償,遇見豐收糧價依然按照往年執行,也正是因為這樣,蔡國的農民始終覺得自己是整個天下最幸福的農民。
他們在參軍之前,父母和妻兒總是會把他們送出很遠,從親人的眼神裡,這些百戰餘生的戰士能夠看出濃濃的期待,那是一種把全家幸福都寄託在他們身上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