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 阮柔還沒到家,蹲在院子前面拔草的老三林吉祥遠遠見到人,立即竄進……(第2/3頁)
章節報錯
從孃家回來後,阮柔很是老實了一陣子,因為上次去鎮上又接了一個繡活,足足有八十兩銀子,需要耗時兩個月,等交貨了,她身上的銀錢正好足夠在鎮上買下一個鋪面,到時,她出錢、阮家出人開一間小鋪子,每個月掙上幾兩銀子夠花就行。
至於為什麼有錢了卻不選擇在鄉下購買田地,當然是因為她自己一個人沒法耕種,而且,鄉下凡事都瞞不住,被林家知道就不好了。
所以,還是開鋪子實在。
於是,從秋收一直忙到了過年之前,林家熱熱鬧鬧的就要準備辦婚事,阮家那邊也通知阮二弟的婚事時,阮柔一副繡活才終於做完,換來八十兩銀子。
林家的喜事,阮柔一個做寡婦的是半點不沾,問就是自己寡婦怕沖撞了,卻是帶著錢興沖沖跑回阮家。
“娘,我攢了一百來兩銀子,這錢放著也不是個事兒,我想著在鎮上買個鋪子租出去,你看怎麼樣?”
是的,阮柔沒有開口就讓阮家人開鋪子,否則顯得自己沒人幫襯必須要阮家出面一樣,最好還是阮家人主動提出來,她考慮一番再同意。
“一百兩?買鋪子?”不管哪一樣,對阮母來說都是天方夜譚般的存在了。
“對啊,”阮柔回答的理所當然,“我都做了好幾幅繡活了。”
阮母被噎了一下,而後忐忑問,“真的要在鎮子上買鋪子啊,那可得費不少錢,不如買上幾畝地,每年還能多收點糧食?”
“娘,你看我一個人是能下田種地的嗎?”
“你還有兩個弟弟呢,再不行我和你爹也能幫你幹點兒。”在農家人眼裡,田地就是最大的財産,每家每戶但凡有了餘錢都得想著法兒去周邊幾個村子搜羅一兩畝田地,只有如此,一代代傳承下來子孫後代才能養活自己。
阮柔幽幽瞥了眼阮母,愣是把人看心虛了。
而後她才解釋,“娘,我這情況去鎮子上買個鋪子才是最好的,每天躺著不幹都能收租金。要是哪天想開鋪子了也能自己開,比租金還掙的更多呢。”
阮母不懂城裡那些彎彎繞繞,便只是道,“那等會兒我和你爹再商量商量,這可不是筆小錢。”
阮柔不置可否點點頭,“行。”
等商量過後,阮母沒想到的是,阮父竟還真贊同女兒買鋪子的決定。
“閨女說的對,她一個人買再多的田地種不過來也是白搭,還容易惹人眼紅,倒不如在鎮上買一個鋪子,也不容易被人知道。”阮父最終拍板。
基本上家裡的大事,阮父定下來,阮母基本上也就跟著同意了。
她跟著補充道,“閨女還說租出去能掙租金呢,不過自己開鋪子更賺錢。”
”那肯定的,不然人家租鋪子幹嘛?”阮父煞有介事點點頭,其實他一個農家漢子絲毫不知鎮上的門道。
“那當家的,你看,閨女買了鋪子,我們租下來怎麼樣?”見阮父說的信誓旦旦,阮母頓時就動心了。
家裡可還有兩個兒子在土地裡刨食呢,面朝黃土背朝天的,一年到頭不知多辛苦才勉強掙夠一家子的口糧。
“閨女的鋪子你可不能瞎打主意,那是以後能給她養老的。”阮父警告道,他疼兒子,但也疼女兒。
“我能不知道這個道理?”阮母被誤會頓時有點生氣了,“我都說了是租過來,咱們就按照市場價給租金,才不會讓閨女吃虧。”
“再說吧,這鋪子還沒個影呢。”阮父揮揮手,沒放在心上。
但阮柔要買鋪子的事情到底放上了日程,阮父阮母不放心她一個人去鎮上,又唯恐兒子知道了鬧騰,只得由老兩口陪著女兒去鎮上,找的藉口是去鎮上看大夫,左右阮柔一直說自己身子不好,這個理由很能說服人,就連林家聽說了都悶不吭聲,就怕阮家讓自家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