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圖紙這樣的東西,鎮上是賣不出價的,起碼得去縣城,而目前……

圖紙這樣的東西, 鎮上是賣不出價的,起碼得去縣城,而目前的阮家, 也就阮母去過兩次縣城,還是跟著阮父一起去的,如今問起來,基本一問三不知, 連城門朝哪邊開都不記得了,更遑論問起城裡有沒有木材店之類的地方,但阮柔估摸該是有的。

怎麼去又是個問題, 阮柔有些煩躁, 這種安全無法保證的顧慮, 總是讓人不舒服的, 索性急不來,她只得暫且放下。

好在還有個好訊息,沒兩天, 金小妹先前打聽的那戶獵犬終於生了。

剛出生的小狗其實還得讓狗媽媽養一陣子,否則, 人來養的話是很費勁的,所以, 阮柔沒想著立即把狗狗接回來,只是想著先去看看,順帶先挑一下有沒有看中的,最重要的是,出門遛遛彎。

銅湖村距離隔壁鎮不遠, 大概跨過兩個村莊就能到。

一早上,阮柔跟阮母打過招呼, 就帶著宋氏出發,她自己畢竟年紀還小,帶著宋氏有點安全感,出去辦事也方便。

今日出門的距離較遠,阮柔便惦記上了牛欄裡的牛。

阮家就這一頭牛,今日沒有村裡人家來借,阮柔便幹脆套了牛車,說是牛車,其實就是很簡單的平板車,露天的那種,唯一的優點就是能省人力。

宋氏在前,阮柔在後,兩人就這麼在阮母擔憂的目光下,悠哉哉出門。

路上阮柔詳細瞭解了一下這家獵戶的訊息,獵戶名胡勇,幾代祖傳的獵戶手藝,家中僅有一畝田地,基本靠打獵為生,一家四口——妻子胡氏和一雙子女,靠著不錯的打獵技巧,生活倒是不錯。

因著不著急,牛車一路走得很是緩慢,如此走了近半上午,快要到目的地的時候,宋氏指著東面距離不遠的一個村子,朝阮柔道,“惠娘,還記得嗎,你的外家就在那邊。”

外加說的即是阮母的孃家葉家,從原主的記憶中,大概知道阮母在孃家也不是個受寵的,正相反,因為是家中的二女兒,從小活沒少,卻丁點不討父母待見,上有嘴甜討巧的大姐、下有倍受父母重視的弟弟,從小在孃家就是個爹不疼娘不愛的小可憐,還是後來跟阮父結了這門親才算過上好日子。

據說一開始,阮母剛嫁到阮家的時候,雖然跟孃家人不怎麼親厚,但雙方的關系還算過得去,畢竟阮母算是嫁了好人家,多少能幫襯孃家人。

但架不住葉家人實在太過貪婪,眼見阮家只有阮父一個男丁,以後肯定是阮母當家,幾次三番慫恿說些亂七八糟的話,鼓搗阮母把阮家的值錢東西偷摸帶回去,甚至有一次在阮母回孃家的時候,直接強搶了阮母耳朵上的一對金耳環,場景鬧得很是難看,至此兩邊徹底鬧僵,往後都不怎麼來往。

阮柔的記憶中,她大概也就五六歲前跟著阮父阮母回過葉家,等她再大一點,反而沒怎麼再去,基本就斷了往來。

弄明白了雙方關系,阮柔對葉家的態度就比較淡淡,“說是親戚,平常不怎麼走動,怕是比之鄰裡還不如呢。”

她這麼一說,宋氏就大概明白了,其實她也不是壞心,而是想著阮家如今沒有一個靠得住的男人,族人又多是有小心思的,與其防範外人,不如跟自家親戚多往來,在遇到事的時候能有個幫手。

阮柔卻覺得,尋常都靠不住的親戚,真遇到麻煩反而更不用抱希望,不雪上加霜就不錯了,哪裡能指望雪中送炭呢。

兩人略過這個話題,牛車很快跨越鎮的邊界,來到隔壁鎮的石虎村。

村子的來源似乎還有個傳說,阮柔無聊之餘聽著宋氏繪聲繪色的講述。

“聽說啊,很久以前石虎村還不叫石虎村的時候,有一年,遇到一場□□,整個村子都被啃光了,連片樹葉都不剩,村裡的人們無奈只能冒著危險上山去找水和食物,還進了往常不敢進的深山,結果卻在山裡遇見了一隻白虎。

咱們這兒素有白虎是祥瑞的說法,但當時石虎村的人看到白虎卻是又驚又怕,生怕老虎吃人。

卻沒想到,在白虎棲息地找到了一處泉眼,救活了村中上下百來口人,而且,更神奇的是,白虎不僅沒有傷人的想法,相反,在碰到想要狩獵村人的野狼時,還跟野狼群打了一架,從而庇護了石虎村的人。

後來啊,災荒過去,村裡的人有感白虎的恩情,便家家戶戶集資,在村中用石頭精心打磨了一頭栩栩如生的白虎,隨著傳得越來越廣,村子也就成了石虎村……”

進村的時候,果真,兩人第一眼就瞧見了村中央,比人還要高的巨大白虎雕像,經歷歲月的腐蝕,石雕已經有些老化,卻依舊能看出其威武的身姿和與身形不相符的十分慈善友好的目光。

越過石虎雕像,沒多會兒就到了目的地,宋氏將牛車停在胡獵戶家門口不遠處,隔著遠遠一段距離,正瞧見兩道正在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