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要說路人們對此最大的反應是什麼,那當然是免費施粥,什麼物美價廉……
章節報錯
第524章 要說路人們對此最大的反應是什麼,那當然是免費施粥,什麼物美價廉……
要說路人們對此最大的反應是什麼, 那當然是免費施粥,什麼物美價廉,都沒有免費的便宜。
沒等金小妹吆喝太久, 一大群人蜂擁而至,上至五六十的大媽大爺,下至四五歲的女童男童,都面帶欣喜湊了過來, 免費的東西誰不愛呢。
“小姑娘,這裡真的免費送粥啊?”
“對,新店開張, 每天送一桶, ”金小妹手下一邊動作飛快盛粥, 一邊回答, “瞧,就是這麼大的桶,送完就沒了。”
聞言, 有人更急了,唯恐輪不到自己, 一個個拼命往前擠,阮柔在一旁見狀, 微微皺眉,就這樣很容易把粥弄撒了,她只得站出來維持秩序,所有人排成兩隊按順序領取,至於領了粥去哪兒喝, 反正糧鋪沒有桌椅座位,索性來領免費粥的也不是家裡條件多富裕的, 美滋滋在門口或站或蹲,很快一小碗白粥就被呼嚕嚕喝完。
人來了一群又一群,木桶裡的粥逐漸減少,約莫過去一個時辰,直到巳正,木桶徹底見底,金小妹拿著勺子再也舀不出一碗粥,便只得對著眼前還在排隊的人道,“不用排了,今天的粥沒了,明天請趕早吧。”
還有人不願意相信,特意湊到木桶前看了看,確定真的沒有,這才悻悻離開。
整整一個時辰的忙碌,幾人都累得夠嗆,尤其負責盛粥的金小妹,只覺胳膊都酸軟得抬不起來,但她臉上還是掛著大大的笑容,因為她注意到,有的人在喝完粥後順腳進了糧鋪買糧食呢,可見吃人嘴軟還是對的。
把木桶抬回後院,孫秋香接過木桶,用井水清洗幹淨後,朝金小妹道,“隔壁受不住了吧,你跟我來,我給你捏捏,不然明天你這胳膊就別想要了。”
金小妹欣然接受,她想的是明天還要繼續呢,家裡一共六口人,阮母和宋姨都上了年紀,惠娘是僱主,這些粗活也只有她幹合適,至於孫秋香母女,人家來做護衛的,都是有本事的人,哪裡能幹這種粗活。
而事實上,孫秋香已經決定待會就接手這些粗活累活了,反正她力氣大,而且來到阮家幾日吃好喝好、卻愣是丁點活都沒幫上,其實也有點不好意思來著。
第二天,果真孫秋香主動提出接手,她慣常練武,手勁大,幹起活來比金小妹可利索多了,一個時辰忙下來,絲毫沒有疲態。
一日,兩日,三日,阮氏糧鋪的三日施粥活動可謂吸引了整個鎮上的人,甚至有周邊村子的人聽說訊息後,都特意奔波而來,就為了這一小碗免費粥,不得不說毅力夠足。
三木桶白粥送出去,效果自然有的,起碼,起碼阮氏糧鋪的招牌算打出去了,而且,期間,不少本來家中就需要購買糧食的人都順便在店裡買了糧食,給阮柔的生意添磚加瓦。
第四日,糧鋪已經陸續開始有尋常的客人上門,倒也做成了幾筆生意。
眼見生意有越來越好的趨勢,阮柔便計劃再次外出收糧,總不能坐吃山空,如非必要,阮柔不想動家裡的存糧,那是家裡幾個女人生存的底氣。
這一次,有了孫秋香母女,阮柔就沒有選擇帶上金小妹了,正好鋪子裡需要留個人看店,她瞧金小妹挺喜歡這個活計,商量一番後,就把人留下了。
其實叫金小妹說,她不全是喜歡做生意,而是喜歡賺錢的那種感覺,聽著銅板相互撞擊時的嘩啦啦聲,她就十分滿足,對銀錢打從心底的喜愛,所以,在陪伴小姐外出收糧和留守鋪子看家中,金小妹略掙紮片刻就選擇了後者。
孫小丫年紀還小,自然也被留在了糧鋪,但孫秋香早起就給她佈置了一堆功課,諸如一日裡需要蹲馬步幾個時辰、練棍法幾個時辰等,都有嚴格要求,還託了金小妹幫忙看顧,這才放心離開。
牛車晃晃悠悠離開小鎮,孫秋香駕著牛車,朝著阮柔指的方向而去,先前還在鏢局趕車的時候,她慣常做趕車之類的時候,有時候走鏢一趟就是幾個月,期間吃喝拉撒基本都在荒郊野外,很少有能夠在尋常客棧酒樓休息的,涼水配幹糧更是家常便飯,所以眼下適應良好。
始終不大適應的只有阮柔,感受著牛車熟悉的顛簸,面上痛苦之色壓根不用掩飾。
孫秋香回頭看了一眼,心中瞭然,從自己隨身的包裹裡取出一個小布包,那是之前趕路給女兒準備的酸梅幹,稍微能解除點路途的顛簸,“惠娘,要來點嗎,試試有沒有效果。”
今日稍微走得遠了些,阮柔不僅胃部天翻地覆,還連帶著整個腦子都暈乎乎,此刻也沒拒絕,接過來暈乎乎往嘴裡塞了一把,整個人頓時一激靈,霎時清醒過來。
捂著酸溜溜的牙幫子,阮柔語氣哀怨,“孫姨,你這梅子可真酸啊。”
孫秋香沒忍住噗嗤一聲笑出來,“惠娘,我只打算讓你吃一顆,可沒想到你竟然這麼大的胃口。”
對此,阮柔只能自認倒黴,偏不捨得吐出嘴裡的酸梅子,別說,倒牙不假,提神醒腦的功能堪稱絕佳。
說笑著兩人來到第一站目的地,其實也就在銅湖村周邊十裡八村的位置,照例是一套湊近乎寒暄配上加價大法,很快,收了半車糧食,之所以是半車,純粹是村子規模不大,家家戶戶都湊了點,攏共才這麼點。
牛車沒滿,就得繼續往下跑,一日功夫,兩人跑了足足四個村子,牛車上更是堆得滿滿當當,就連原本安穩坐在後面的阮柔都被迫挪到了前面車沿處,按孫秋香的話來說,跑一趟多運點是一點,左右她力氣大能弄回去。
於是,兩人滿載而歸,這一次沒回阮家,而是直接到鎮上糧鋪,從後院進卸下糧食。
託了孫秋香格外給力的福,今日收的糧比之前每一次都多,但花的時間反而是更少的,兩人回來時,糧鋪還在開張,只不過明顯沒什麼生意了。
金小妹見人回來,索性把店關了,跟到後院一起幫忙,連正在練武的孫小丫也按捺不住性子過來湊熱鬧。
此時已近半下午,幾人把糧食搬運進存糧的小屋,齊齊鬆了口氣。
按當前糧鋪的銷量,一天頂多能賣出去三十斤糧食,鋪子裡現有的存貨起碼還可以堅持三個月,倒也不必太過著急,阮柔便決定明日開始休息,不是懶,純粹是累到胳膊都不想抬起來。
但沒想到的是,第二天很快有筆大生意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