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且不說家中,宋氏一向兢兢業業,新來的金小妹更是勤勉,一時間,家……

且不說家中, 宋氏一向兢兢業業,新來的金小妹更是勤勉,一時間, 家中上下,阮柔只覺得無一處不熨帖的。

這番平靜中,阮柔也把家中上下盤點得差不多。

阮家明面上的財産,就是那八十畝田地以及家中一座青磚大瓦房, 就這,在外人眼中都是難得的大戶人家,而只有阮母知道, 家中阮父還存了好大一筆銀錢。

把宋氏和金小妹打發去院子裡忙活後, 阮母把女兒喊到自己的屋內, 從夫妻倆存錢的地方掏出了一個小陶罐。

“娘, 這是?”阮柔納悶,她猜測是存錢罐,只是不明白阮母為何突然告訴自己。

阮母小心地掃清陶罐上的泥土, 頗為珍惜說道,“這是我和你爹前些年存下的家當, 你爹身體康健卻突然去了,這些日子我總是擔心自己也有這麼一遭, 見你如今當家理事頗有章法,就想著趁早告訴你,省得以後鬧出麻煩。”

什麼麻煩,自然是阮母若突然去了,家中無人知曉這筆銀錢, 屆時不是永遠塵封地下,就是不知便宜了哪路外人。

阮柔攬住她的胳膊, 嗔怪道,“娘,你說什麼呢,你定然會長命百歲,看著女兒結婚生孩子,還要替女兒照看孫子孫女呢。”

阮母聽了也頗為心動,可看著女兒小小年紀,到底定了定神,取出陶罐上的封口,“少在這給我甜言蜜語,我就說這一次,你給我聽清楚了。”

阮柔只得應了,聽著阮母一一講述。

“家裡的産業都是阮家祖上和你爹一點一滴攢起來的,賺來的銀錢大多添置了田地,你爹在世時也說多置辦田地,可惜沒遇到願意往外賣地的,這些銀錢也就剩了下來。”

阮柔看著阮母動作熟練的將陶罐中的三個荷包分開,“這個裝的銀錢,你爹行事小心,擔心銀子太大不容易保管,特意換成了銀子。”

看著金閃閃的黃色,阮柔只有驚嘆,鄉下人家一般最多用到的是銅板,銀子都極少用到,更遑論金子。

按時下價值,一兩金可兌百兩銀,一兩銀可兌一千銅板,呈現在阮柔跟前的,便是兩錠金元寶,看著分量不多,卻足足值兩百兩。

“還有這些金首飾,有的是你祖上傳下來的,也有的是你爹去給我打的,但是在鄉下我哪裡敢戴著金子,所以都收了起來,算下來,也有個小五十兩。”阮母撫摸著一根金簪,眼中似有追憶。

“再就是這間鋪面了。”阮母捏著一張薄薄的黃色紙張,攤開細看,阮柔很熟悉,正是她前不久剛過戶的衙門契書,只是與房契與地契不同,這是意見鎮上的房契,似乎是一家鋪面,至於歸屬人,赫然在阮母名下。

“娘,咱家在鎮上還有鋪面?”阮柔驚詫問,前一世在原主記憶中,可絲毫沒有這一出。

“可不是,你爹那個人,一向最求周全,家裡的房子田地都在他名下總不放心,攢下錢特意去鎮上置了間鋪面,誰也沒告訴,還偷偷放在我名下,跟我說,全當做一層保障,省得以後......”

以後如何,阮母沒細說,阮柔也能猜得到,無非是家中出了變故,好歹有一條退路,不至於走投無路,鎮上的鋪面,不說值多少銀子,起碼有個安身落腳之處。

真論起來,鎮上的一間鋪面少說也得一百五十兩上下,這三樣加在一起,也就是四百兩銀子,遠遠超出阮柔的想象,畢竟,阮家的八十畝田地說來最多不過八百兩,已經是很叫人豔羨乃至嫉妒的家産。

“娘,你和爹可真能幹。”阮柔小小的恭維了一句。

阮母顯見很受用,見過了東西,又一樣樣用手絹包裹好,放回陶罐,待放回原位,忍不住嘆息,“你爹走前一陣還說要是這些銀子能換成田地就好了,可惜。”

對所有農家人而言,存再多的銀錢,都不如折成同樣價值的田地,畢竟田地是能源源不斷産生糧食的地方,只要不遇到天災人禍,一家子就不需要為生計發愁,而銀錢存在家中卻生不出一文的利錢來。

阮柔問,“娘,我以後在外面多注意,如果有賣田地的,一定早早下手。”

阮母笑著摸摸女兒的頭,“哪就有那麼容易,這有大片田地的,不是家中有當官讀書的,就是經年的地主老財,咱們阮家看著富貴,其實跟人家比,壓根不值一提。”

阮柔深以為然點點頭,田地難買,但機會總得時刻留意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