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金姐姐,你既願意跟宋姨過來,想來是願意做這個幫工的?”……(第2/2頁)
章節報錯
木工坊要開,但首先得拿到單子,阮柔回憶了下週邊村子的村人情況,決定過幾日有空,帶金娘子出去逛一圈,看看能不能接到新單子,以及,最重要的,原先的木工還有誰願意回阮家幹,總歸不用操之過急。
眼下最著急的,還是田地裡的出息,阮家一百來畝地,勉強算是一個小地主,手下的佃戶也有七八家,按照周邊的慣例,只收四成租子,故而,阮家和佃戶們的關系還不錯,當然,這是阮父還在的境況,如今阮父一去,也不知道有沒有那心思多的,想要從中作梗。
要知道,地主跟佃戶的關系一向複雜,別看田地是地主家的,看似對田地具有絕對的控制權,更是享有挑選佃戶的資格,但這種權利只是相對的,相對於擁有幾百上千畝田地、壟斷一片區域的大地主而言,小地主的選擇權要少得多。
因為田地少,且位置較為集中,其實只能在周邊挑選佃戶,選擇有限,所以,還真不能把佃戶得罪死了,否則,但凡有個膽肥的,敢把所有佃戶聯合起來,欺上瞞下,隱報收成,或者再絕點,直接不租你家的地,那可就虧大了,尤其還有田稅的存在,哪怕地裡顆粒無收,也少不了官家兩張口。
所以,地主跟佃戶的關系,歷來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全看哪邊更勝一籌。
阮母邊跟女兒講著過去阮父曾經跟她絮叨過的那些話,一邊有些發愁,之前糾結女戶的事,也有這些原因,撐起一個家,哪有那麼容易,更何況惠娘還是一個女子,在外行走更為不易,有時候想想,不如找個好人家嫁了。
對此,阮柔只能說,人各有志,她就願意在外奔波,享受那份辛苦。
母女倆吃過晚飯,約定好明天一起出門去看地裡的糧食生長狀況,就各自睡去。
主家休息下,宋氏收拾了家裡,把幾道門小心關上,這才回房。
唯一睡不著的,就是心情激動忐忑到難以抑制的金小娘子。
銅湖村,金家。
金家在村中是小姓,早些年從外地逃荒,從金家祖父那一代落地生根,娶了本地村中田家的女兒,生下兩個兒子,金父是老大,下面還有一個金老二。
金老大娶妻生了三男二女,金老二生了兩男一女,一大家子攏共十幾口人,卻從沒想過分家,無它,擔心分家人丁少了,被其他村人欺負罷了。
金小妹是大房的小女兒,當初許的婚事是隔壁村的大姓人家,孫家,可惜的是,男方沒福氣,早早死了,連帶金小妹沒人提親,一直在家待到了如今。
金家祖父祖母是個開明的,家中雖然沒分家,可只是吃住勞作在一起,田地以及家裡牲畜的産出、男人們平常出去打零工的錢都歸公中,但尋常自己想著法兒掙的小錢、走親戚的往來,都歸各房,所以,金家兩個兄弟關系一向親近,從沒發生過什麼大的齷齪,起碼明面上是這樣。
直至鬧出了金小妹這件事,金家隱隱有些不和諧的聲音出現,畢竟一個遲早要外嫁的女兒家,在家待的時間越長,那就吃家裡的越多,可不叫人看不痛快。
其中,最不順眼的當屬大房的金大嫂,原因嘛,則是金父金母平常多少會補貼些小女兒,叫把一切看做自家的金大嫂很是看不慣,不僅把自己的活計全扔給金小妹,還少不了陰陽怪氣,有時候金小妹恨不得自己死了算了,可人總是貪生的,她硬生生在家熬了兩年。
好在,終於看見了希望,一想到自己得了阮家的幫工活計,金小妹只覺得心情飛揚,連一向看自己不順眼的大嫂都有些順眼起來,呃,這絕對是錯覺。
下一刻,金大嫂的話把她打回現實,“小妹,那阮木匠家的娘子,真的要請你做幫工啊,一個月的工錢有多少?”
在家熬了兩年,經歷了嫂子不待見,親爹親兄長不管,娘親心有餘而力不足等等,金小妹早已不如先前單純,此時一聽工錢,頓時警醒,“大嫂,你問這個做什麼?”
金大嫂端著一張和善笑容的臉,宛如世紀好嫂嫂,親近道,“你年紀還小,我這不是怕你被阮家騙了,那些地主家,可沒一個好東西,別是看你年紀小,咱家沒根基,估計誆你去做白工呢。”
金小妹心道,這是把自己當三歲小孩哄呢,面上也不鬧翻,她只是說,“大嫂,還是你說的有理,。”轉頭朝金母道,“娘,待會吃過飯,你幫我琢磨琢磨,幫工要注意什麼,這個工錢合不合適。”
金母自然沒有不應的,金大嫂自討個沒趣,訕訕閉嘴安心吃飯。
等吃過晚飯,金小妹第一次沒幫自家大嫂洗碗,而是一溜煙跟金母回房,嘀嘀咕咕了一晚上,也不知都說了些什麼。
總歸,第二天,金小妹就收拾了一個小包裹,昨兒阮娘子可是說了,家裡可以安排一間小房間,娘說她不一定要在那住,但得把東西帶過去,把位子佔住,省得再出變故,她深覺有理,天還沒亮,就帶著小包裹朝阮家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