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阮秦,小天不懂事,你總不能一輩子為他擦屁.股。”一道……

“阮秦, 小天不懂事,你總不能一輩子為他擦屁.股。”一道似帶著無奈的寵溺語氣在耳邊響起,初初來到這個世界的阮柔險些嚇了一跳, 下意識將靠自己太近的人往遠處一推。

於是,原本還算溫和的聲音,陡然變得銳利起來,“阮秦, 我沒想到,你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現代大學生,竟也會有那等守舊封建的觀念。

是, 你弟弟是姓阮, 可現在我跟你才是一家人, 你們阮家也沒有皇位要繼承, 你知道外面人都在笑話咱們什麼嗎,他們叫你扶弟魔!”

好像是氣急了,男人拋下一長串話後, 踏著重重的腳步,氣呼呼離去。

原地, 假裝不為所動的阮柔,終於有了獨處的機會, 這才有時間接收原主的記憶。

原主名為阮秦,名字來源於父母雙方的姓氏,可見父母對她的疼愛。

遠在十年前,阮家還是一個幸福的大家庭,阮父有一份穩定的高薪工作, 性格穩重愛家,是整個家的支柱, 阮母溫柔慈愛,操持家裡,撫育孩子,兩人育有一女一子,原主是家中第一個孩子,最受父母疼愛,下面一個皮弟弟,比原主小上五歲,是家中的開心果,一家四口過著幸福和樂的生活。

可惜,一切的幸福在原主十八歲那一年戛然而止。

饒是已經過去十年,那一日的記憶依舊鮮活到彷彿剛發生一樣。

原主彼時剛考上大學,因著戀家,以遠超錄取分數線的成績選擇了本地的省城大學,還引來不少親朋和老師的惋惜,可原主並不覺得,相反,她不喜歡去往全然陌生、沒有家人朋友的外地,她喜歡家鄉這座南方城市,喜歡跟家人一直在一起。

若只是這樣,其實也沒什麼,但就在原主進入大學不久,一日深夜,突兀收到阮姑姑的電話,伴隨著弟弟阮天的崩潰哭泣聲,阮姑姑悲痛告知了阮父在夜裡加班路上遭遇車禍,當場身亡的壞訊息。

車禍的另一方是醉駕,血液中乙醇的含量高達2.19,已經涉嫌危險駕駛,對車禍負全責。

阮父出事,家中一團亂麻,阮母受不住刺激,得知訊息後就陷入昏迷,如今人還躺在病床上,家中一切交給阮姑姑操持,可阮姑姑家裡也需要她,不能幫襯太長時間,原主收到訊息,當即直奔家中,處理後事。

阮父身亡,阮母體弱,阮小弟年幼,一時間,往昔熱鬧的家中竟靠著原主一個十八歲的姑娘支撐,在親戚的幫襯下,終於辦完了阮父的喪事,與此同時,車禍肇事者的出發出來,醉駕情節惡劣,以危險駕駛罪入獄五年,還被判決了一大筆賠償金。

除此外,阮父屬於加班的下班路上發生車禍,屬於工傷,公司同樣給了一大筆賠償金。

可以說,雖然不幸地發生了車禍,可起碼在經濟上,暫時沒有太大的困難,否則,阮母住院的費用怕是都不一定付得出來。

是的,住院,阮母的身體隨著阮父離去,徹底衰敗下來,原本尚且健康的人,如今虛弱不堪,聽醫生說,是人哀默大於心死,沒了求生的意志,才會一日日衰弱,吃不下、睡不著,休息不好,漸漸的,身子就枯敗了。

原主急也急了,罵也罵了,卻叫不回一個一心求死的人,不過半年,阮母徹底油盡燈枯,臨終前,她躺在病床上,將一雙兒女喊到跟前。

她略有留戀地看向兩個孩子,大的才不過十九歲,小的還不到十五,都還是孩子,他們還沒能看著孩子長大成人、成婚生子,可她已經不想活了,她想老阮了。

“秦秦,你是大孩子了,以後要照顧好弟弟,他要是不聽話,你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原主點頭,眼珠通紅。

“天天,你以後要聽姐姐的話,不能惹姐姐生氣,知道嗎?”

阮天乖乖點頭,往常調皮搗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在這半年內快速成長,已經很久不需要人操心了。

眼看姐弟倆都乖乖聽話,阮母露出一個欣慰的笑,她緊緊將兩個孩子的手握在一起,繼續叮囑,“家裡還有些錢,之前我和你們爸存下來的,還有車禍的賠償金,和公司的工傷補償,這些錢,大部分我都存了定期,在秦秦你的銀行卡上,至於一些房産固定資産,也在走流程轉到秦秦名下,秦秦,等小天長大懂事了,你再給他三分之一,不然我怕他嚯嚯了。

小天,你姐姐大一些,操的心也更多,還要護著你長大,家裡這些財産,你姐拿三分之二,你拿三分之一,有沒有問題?”

兩姐弟早就哭得跟個淚人一般,又是對錢還沒有概念的年紀,哪裡有意見。

見此,阮母還是在律師以及阮姑姑的見證下,立了遺囑,更是將給阮天遺産的時間放到了其三十歲,就是怕小兒子靠不住,也是為人父母操碎了心。

沒多久,阮母故去,原主自此帶著小六歲的弟弟生活,原主是個有能耐的,大學學的是金融,幾乎是學會了理論知識,就開始拿出一部分定期存款嘗試理財,從債基、到股基,再到股票,有虧有贏,但總體是賺的。

當然,理財只是副業,大學畢業後,原主入職世界五百強公司,因為聰明肯幹,很快升職加薪,前途一片大好。

工作順遂,錢財無憂,家中,弟弟阮天也懂事得很,努力考上省城大學,在大學學的是動畫專業,大四沒想著找工作,而是想著自己做一款遊戲,為此,還額外從原主這裡支了一筆錢,算作投資款,可惜的是,經驗尚淺,沒能成功。

但總的來說,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發展,過去的陰霾逐漸散開。

變化發生在原主二十五歲那一年,盡管上頭有阮父阮母都不在,可上頭還有長輩,幾乎是原主剛大學畢業,就開始催著找物件結婚,好似人辛苦考上大學畢業就是為了嫁人一樣。

原主無奈,可結婚生子是大部分人人生必須走過的道路,盡管無心,還是參加了幾場親朋組織的相親,最後,與第五位相親物件執著強烈的追求下,兩人開始交往,兩年後,原主二十七歲這一年,兩人正式結婚。

原本以為,新家庭的組建是幸福的開始,可原主萬萬料不到,婚姻是訓誡的開始,在婚前她所有為人誇贊的優點,在婚後竟然一點點變成了缺點,惹人非議、遭人嫌棄,而背後的原主,除去社會固有的思維外,還有原主丈夫,孔華的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