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阮秦,夫妻一場,你再幫我最後一次。”或許實在想通了,又或許實……

“阮秦, 夫妻一場,你再幫我最後一次。”或許實在想通了,又或許實在無路可走, 孔華竟是鬆了口氣,頗有幾分低三下氣的意味來。

電話另一頭的阮柔卻是險些瞪大了眼睛,隨即又恍然般笑了出來,她問, “孔華,你的貸款還不上了?”雖是疑問,卻有著八九分的肯定。

對面霎時安靜下來, 顯然, 她猜對了。

良久, 孔華終於再次開口, 阮柔想,若不是想看笑話,她可不會等著。

“阮秦, 我自認沒做什麼對不起你的事,外出借貸也是為了還你的首付, 蘇婷的事,你不承認我也不多追究, 但這次,你好歹幫我一幫,渡過這個難關,以後我都會感激你的。”

阮柔嗤笑一聲,報出了幾個網站 , “這些網站,你還記得嗎?”

盡管是豔陽日, 孔華身上還是瘮出了密密麻麻的汗,心亂如麻中還有一個疑問,對方是怎麼知道的。

作為一個面上光鮮亮麗的磊落人,孔華就連手機都特意開了個分身,平時搜一些不能見人的東西、說一些不能見人的話,都在另一個賬號上,且他向來行事隱秘,從沒叫身邊的人看見過,阮秦是如何知曉的。

他結結巴巴問,“阮秦,你偷看我手機了?”但不應該啊,每一來對方壓根不知道自己給手機開分身了,二來,沒有密碼,就算知道也看不到自己的瀏覽記錄。

阮柔只輕嗤一聲,戲謔道,“孔華,想象力這麼豐富,怎麼不說我請駭客入侵你手機了。”

她原本只是調侃,結果不料,孔華竟還當了真,急忙追問,“阮秦,你真的找駭客查我手機了,這是犯法的你知道嗎?”

不等阮柔罵回去,就聽他又道,“你雖然做了這樣的事情,但我是個厚道人,不想跟你鬧得太難看,這樣吧,你給一筆賠償,這事就算過去了。”

這下,阮柔是徹底憋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孔華,我開玩笑而已,你不會當真了吧,還要以此來敲詐勒索我,是不是電視劇看多了?”

孔華,孔華臉都氣青了,“阮秦,話不能亂講的。”

“是啊,話不能亂講。”阮柔重複了一句,接著道,“孔華,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人都說舉頭三尺有神明,你做那些缺德事的時候,且小心著些,別真有一日惹鬼上身,算我對你最後的忠告了。”

說完,她直接結束通話了電話,對面再打過來,也堅決不接,根本不給孔華繼續打聽的機會。

孔華的那一套言辭做法,其實初看下來,沒有任何問題,既沒有過分打罵,也沒有施加暴力,如此這般,加上不賭不嫖,在世人眼中,便算是一個十成十的好丈夫,更不會有人注意到背後的冷暴力,以及長達幾十年的精神洗腦,活生生將一個人,變成了有罪的次等公民。

可原主有什麼錯呢,錯在比孔華工作能力要強,錯在結婚幾年沒能有一個孩子,錯在沒把自己的血肉乃至親人的血肉都貼給孔家。

偏這些,對於大多數世人來說,還都是合情合理合法的,一個女人結婚了,可不是就該把自己當做婆家人,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為婆家的利益著想,最後生生把原主逼進了死衚衕。

原主是什麼時候知道這些的呢,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後,長期的馴化,讓原主成了對孔華言聽計從的行屍走肉,或許也是這般,孔華沒了一開始的防備,對原主的警惕大大降低,這才叫原主看到了手機另一面的孔華。

手機分身,一個很有趣的功能,也確實可以藏下很多秘密,起碼,原主哪怕最痛苦的時候,也沒想到過,自己的一切痛苦與折磨,都來自孔華的長期算計。

也是那一日,原主徹底認識到自己生病的根源,可那時候她早已經病入膏肓,即便知道病症,沒有好的療養環境,也是好不起來的,於是,就只能在爛泥潭裡掙紮。

阮柔回憶著原主曾經在那臺手機上看到的一切。

在那裡,孔華有一堆各個社交平臺的隱藏賬號,在那裡,孔華不再是孔華,而是暱稱為小鎮青年在葉城的網友。

他在通訊群聊裡暢所欲言,跟人分享著自己馴化寵物的勝利,許是因著某種不可言說的複雜心理,孔華一直沒刪聊天記錄,由此,原主看到了孔華如何從一個受人教導的pua新手,成長為群裡的老手,開始成為師傅,將自己十幾年在原主身上得到的成功經驗,轉化為傳授人的資本。

看到他在社交平臺上,隱秘地炫耀,自己是如何靠著所謂“努力”成為葉城的成功人士,有房有車有名望有身份,除去沒有孩子,他堪稱小鎮男青年成功翻身的典範。

作為孔家獨生子,從小在母親三代單傳的言論下長大的孔華,自然極其看中子嗣,更準確來說,看重兒子,偏偏他沒有子女緣,結婚十幾年都沒能有個自己的孩子,於是,這又成了原主的一大過錯。

多大的錯呢,常人理解意義上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孔華口中的“爹媽死了都不敢閤眼”,如一座難以逾越、更不可能翻動的大山,叫原主每每夜不能寐。

按其實,哪怕她能有腦子清醒點的時候,就能想明白,且不說沒有生孩子不是什麼天大的罪過,起碼不至於天打雷劈吧,退一萬步,孔家三代單傳、孔華沒有子嗣傳承,跟她有什麼關系,這又不是古代,而是男方可以自由離婚的現代,但凡他願意放原主一條後路,原主也不會在精神徹底崩潰後從幾十層的高樓一躍而下,結束自己年輕的、尚未真正綻放過的生命。

越想越氣,氣了半天,阮柔覺得,不能叫讓自己生氣的人輕松,便又拿起手機給幾個不太熟悉的聯系人發去訊息,都是她打聽來的,孔華借錢的人家,訊息內容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孔華手裡的錢有限,誰第一個討要,就能收回債,否則,早晚變爛賬,至於對方信不信,會採取什麼手段,可就說不好了。

一條莫名其妙的簡訊,這些人開始自然是不信的,可錢的事無小事,加上誰背後不是有一家老小要養活,仔細想想還真慌了,再去一打聽,果真如此,對來源不明的訊息便信了七八分。

誰都不想當冤大頭,當即紛紛找孔華討債。

而實際上,比阮柔訊息裡還要悽慘的是,孔華手裡壓根沒有一分餘錢,甚至為下個月的房貸開始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