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整個新年,阮柔攏共在水窪村待了五天,期間,將族裡長輩拜……
章節報錯
第296章 整個新年,阮柔攏共在水窪村待了五天,期間,將族裡長輩拜……
整個新年, 阮柔攏共在水窪村待了五天,期間,將族裡長輩拜訪了個遍, 當然,禮物和紅包也沒少送。
至於目的,彼此心知肚明——在阮家作妖的時候壓住這一家子,以免給阮柔生事, 接了禮,自然要做事。
當年的老村長早已退下,如今當家的是老阮村長的大兒子, 人都稱一聲小阮村長。
比起其父親, 小阮村長為人明顯更為圓滑, 譬如若還是老村長, 可能還會打圓場試圖說和,但小阮村長明顯非常識時務,在她答應幫忙給村中婦人的繡活牽橋搭線後, 就非常痛快地答應了阮柔的要求,畢竟他家中也還有三個會做繡活的女人。
不管出於何種心理, 但總歸結果朝著好的方向,阮柔對此十分滿意。
五天時間一過, 不再理會阮家人的各種言語,直接收拾離開,而宅子則託付給了安嬸子一家照顧。
可以說,最後阮柔是頂著阮家人的咒罵走的,本就不是多有耐心的人, 做了幾天戲,見還是不成索性破罐子破摔, 還甩了不少威脅,諸如什麼去衙門告她不孝的,去繡坊哭訴找她麻煩的,阮柔通通沒理會。
天底下還沒見過要一天沒正經養過的孫女來孝順的,按當下的子孫養老觀念,就是阮大伯那一輩男丁全死光了也輪不到她一個孫女,故而對此她壓根不擔心,至於繡坊那兒,胖掌櫃自會幫她周全,不過就是周全不了,問題也不大了。
回去的路上,甚至想起阮家人的氣急敗壞,阮柔的心情都是美滋滋的,阮家人過得不好,她的任務可就穩了。
不過,很快,阮柔就沒有心思顧慮阮家人了,因為她忙於搬到縣裡。
由此她的小作坊也可以升級成大作坊,不過,原先的一些老人都是家在縣裡或者下面村裡的,其中有三分之二表示不想離開,其實這一批繡孃的手藝還沒學到能完全出師的程度,但阮柔沒強求,索性放了人。
至於剩下來的三分之一,則態度很堅決地表示願意跟阮柔一起走,其中,安嬸子家的小雲赫然在其中。
對此,她欣然接受,並打算將她們真正培養出來,最好以後能帶學徒,再不濟教授一些新的繡法,以後就真的一輩子不愁了,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擴大自己的繡坊、以及賺更多的錢財,而這些都需要人。
搬家的那一日,正是正月初十,她計劃上元節繡坊先開一天,圖個好彩頭,後面再慢慢收拾。
安嬸子不放心女兒,帶著一堆行李來送,至於其她繡娘,阮柔對她們的情況瞭解一點兒,大多數願意送女兒來都只是為了讓她們學一門賺錢的手藝將來好貼補家用,對女兒自然好不到哪裡去,故而基本沒有家人來送。
“好了,走吧。”阮柔坐在牛車上,眼見上下都已經收拾好,只留下兩個人看守宅子,其她人都跟著一起走,浩浩蕩蕩,足足五輛馬車,吸引十足人的目光。
走出城外,阮柔眼尖,突然瞧見不遠處亭臺中胖掌櫃的身影。
待牛車走到近前,她下了牛車,笑道:“掌櫃的,怎麼親自來送了?”
“你這一走,可是把攏翠坊的生意帶走了大半。”胖掌櫃半是哀怨半是欣喜。
“掌櫃的,真是對不住,這些年多謝掌櫃的照拂。但我手底下這麼多人也得吃飯,以後若有需要幫忙的,盡管開口就是。”阮柔還是很感激胖掌櫃的,不說別的,光說她幾年前尚且年幼,若是個黑心的指不定想著歪主意圈著人給其賺錢,但胖掌櫃沒有,而今更是放自己離開。
“唉,是我廟小容不下大佛。”胖掌櫃有些惆悵,但還是盡力揚起一個笑臉,“秀娘,以後若我這邊有做不了的繡活,恐怕還是得麻煩你。”
“那是自然,掌櫃有事盡管吩咐。”繡活不比其他,一分價格一分貨,越貴的要求就越高,不是一個小鎮上的普通繡娘能做到的,而胖掌櫃這些年幫她牽線認識了不少有需求的,不說兩人多年間的情分,光是看在錢的份上,阮柔也不可能把錢往外推。
兩人又寒暄幾句,見天光大亮,胖掌櫃拱手,“時辰不早,我就不耽誤了,一路山高水遠,路上小心,到了地方報個信。”
阮柔同樣拱手,隨後,整個車隊再次啟程。
經過鎮外的辭別,之後便是直通縣城的大道,是正經的官道,正經辦了通訊證,交了錢,便可以正常走,事實上,除卻正經的商戶和官方,一般百姓很少走官路,阮柔坐於車上隱約能看見官道兩旁挑著擔子的百姓和行腳商販
約莫一個時辰,遠遠見到城門,阮柔便知到了。
縣城雖是小城,卻有一個正經的名字——同方城,阮柔先前談生意來過兩三次,不過還沒正經逛過。
不過這會兒也沒閑逛的時間,早前阮柔就找眾人添置了一處三進的宅院,足夠十幾人居住,還能安置一所小繡房,後院更是寬敞。
當然,院子造價不菲,想當初鎮上的宅子才不到百兩,如今換了個地方,就花了她足足三百多兩,好在近些年賺的錢不少,並不為銀錢發愁。
當然,這與阮柔買的宅院位置也有很大關系,因著一群繡娘都是女子,又能賺錢,雖說買了下人中有男丁能做守衛,可到底要防範一二,花錢買個安心。
事實也的確如此,初來乍到,可因為背靠縣衙,環境清幽,周圍住的都是有幾分身家的,一群繡娘們來到陌生地方的擔憂散去七分,取而代之的則是滿滿的憧憬和對未來的展望。
當天晚上,安置好所有人,廚下做了一頓豐盛的晚餐,全當接風宴。
第二天,其他人還能休息兩天,熟悉一下週圍環境,阮柔則提著禮物,準備去縣衙拜訪。
早前她初做繡活是就接過縣令夫人的單子,後來更是拜了縣令夫人做幹娘,那之後,縣令夫人需要上好的繡品送禮,她也盡量配合,幾年經營,雙方關系很是融洽,自然要上門拜訪。
只是,她來的不巧,到的時候整個縣衙後院戒備十分森嚴,似有什麼重要人物來訪。
縣令夫人依舊抽空接見她,為不能留人抱歉,“府上還有貴客,不便招待,等閑了我再下請帖,後院的梅花開得正好呢。”
阮柔還能說什麼,身份不如人,只得笑著道謝,送上禮物,隨後起身告辭。
恰在此時,外面忽然有下人來報,對著縣令夫人側耳小聲交談,阮柔人已經走到門口,壓根聽不到在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