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管老爺一向是個雷厲風行的人,如此風格不僅體現在公事上,家事上同樣不遑多讓。 往京都……(第1/7頁)
章節報錯
第79章 管老爺一向是個雷厲風行的人,如此風格不僅體現在公事上,家事上同樣不遑多讓。 往京都……
管老爺一向是個雷厲風行的人, 如此風格不僅體現在公事上,家事上同樣不遑多讓。
往京都的書信很快有了迴音,先到的同樣是一封書信, 按信裡所言,族老就在後面,只是人上了年紀,舟車勞頓, 腳程較慢。
左右不急於一時,他閑暇之餘,將家中産業一一過目, 心中已有了個大概章程。
至於杜姨娘幾次三番勸說, 他壓根沒放在心上, 甚至反問了一句, “你是要留下,還是跟著老二出府?”
眼見事不可為,杜姨娘糾結再三, 終究選擇了跟兒子一起出府。
但凡她還有兩分恩寵,都會選擇留在府裡, 可一代新人換舊人,她年紀不小, 不如早些跟著兒子出去養老。
趕在年前,臘月十八,京都的管家人終於到來。
來的族老一共兩位,一人是主家的嫡系一脈,管大人的親二叔, 另一人是隔房的十三叔,上了歲數的人舟車勞頓, 管大人見過人寒暄一陣,就先放人去休息。
一晚過去,兩人恢複過來,立馬開始談及正事,眼看就要過年,他們還得趁早趕回去,年底族裡祭祀這些大事可不能錯過。
好在管大人早已準備好分家的單子,都是按照正經規矩來的,嫡長子佔六成,嫡幼子佔三成,而庶出的二兒子則只有一成。
巨大的差距猶如鴻溝,就如嫡庶一般無法跨越,一切都有規矩禮法可循,所有人都說不出一個不是來,即使杜姨娘再怎麼哀嚎兒子分得少,也阻止不了分家的節奏。
管家的家産主要分為兩部分,一種是掌管的族中祭田鋪子等,屬於嫡支一脈,未來全歸嫡長子所有,並不納入分家單子。
另一類才是管家的家財,有祖上傳下來的,也有管大人一輩子掙的,除去肉眼可見的田莊鋪子,還有家中的銀錢、玉石珍品,皮毛擺件等等,身為一府知府,管大人可謂十分富有。
即使只有一成,也是一筆龐大的財富。
見到最後的財産單子,杜姨娘再也說不出不滿的話,分給他們的家産就有足足十五萬兩,後半輩子是不用發愁了。
阮雨桐卻是不大滿意,孃家給的嫁妝就有十萬兩,管家分家只有十五萬兩,算下來著實有些寒酸,更別提分家後因此失去的人脈資源等物,奈何管家根本沒有她一個新媳婦說話的份。
分家之事浩浩蕩蕩辦了七八日,終於瞭解,兩個族老眼見已經臘月二十三,顧不得剩下的一些零散事宜,匆匆乘坐馬車跑了。
若是走得快,他們還能趕上明日的小年夜。
家就此分了,但這個年還是要大家一起過,畢竟現搬也來不及了。
分家完畢,阮柔捏著分家單子,心情美滋滋,她還是第一次白拿這麼多東西,總覺得接下來不用奮鬥了。
然而,瞧見一旁同樣樂呵呵的官樂章,她立馬收起這個想法,夫妻倆人總得有個能幹的,管大哥未必能護他們一輩子,總得自己有本事。
年節到來,管大人與管夫人越發忙碌,即便同一個府裡,阮柔等人一日也見不上一面。
直到臘月二十八,前面衙門因著春節終於關停,管大人才終於清閑下來,與此同時,管夫人帶著管大嫂安排給各家送節禮,一切妥當。
難得有幾天清閑時間,一家人團團圓圓在一起過年,大家心情都不錯。
飯桌上,自然沒有姨娘妾氏上桌的份,管大人和管夫人端坐上首,左邊是管大哥大嫂連帶他們唯一的孩子,方才三歲的小豆丁,下面是管樂章與阮柔,對面是管二與阮雨桐,以及家中唯一未出嫁的女孩,跨過年就十七的庶出四姑娘管嫻。
管大人看著四女兒直皺眉,忍不住跟一旁的妻子道,“阿嫻的婚事,你再幫忙看看吧。”
之所以說是幫忙,是因為先前管夫人給相看的幾門婚事,管嫻的生母黃姨娘都不甚滿意,硬是攪黃了,管夫人一氣之下說再也不管,後來果真不再插手,任憑黃姨娘自己忙活。
可想而知,一個知府後院的姨娘能認得什麼人,拖了一年多,婚事也沒個著落,黃姨娘這才急了。
四姑娘聽見,本就低著的頭壓得更低,全沒了先前的心氣兒。
管夫人連人都沒看一眼,淡淡與管大人道,“四姑娘是庶出,不是我不用心,但你對那些人家也有數,要麼挑了庶子,要麼嫁給青年才俊,博得一個未來,老爺你看怎麼選。”
管大人哪裡想過這些小事,聞言頗覺有理,當即問四女兒,“你怎麼想?”
四姑娘急得眼淚都要流下來,先前嫡母給她相看的就是後者,可她一個庶女,嫁妝沒有多少,嫁給一個窮小子,除了給男人花錢,還有什麼前途可言。
半晌沒得到回應,管大人不高興了,“怎麼,你還想嫁個什麼樣的人家?”
飯桌上,所有人靜若寒蟬,沒人敢開口打破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