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姨姨,我怎麼才能跟你一樣呢?”小姑娘尚且懵懂,卻依舊……

“姨姨, 我怎麼才能跟你一樣呢?”小姑娘尚且懵懂,卻依舊觸控到以後的道路。

阮柔沉思片刻,嘗試以孩子的角度給她講解, 好處、壞處,得到的、失去的......

十歲的陳之芹試圖理解其中複雜的關系,大道理她只能聽個半懂,但涉及到阮柔這些年的艱辛與收獲, 再與娘親、外祖母的生活想對比,小小的她似乎已經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溝通比阮柔一開始的語氣還要長久, 跟阮元娘透過氣後, 她開始嘗試將小姑娘帶在身邊, 調變新款胭脂、與人往來談判, 向客人推薦胭脂、跟下屬開會工作,日程緊湊,忙碌的時候甚至連吃飯都要擠時間。

好在小姑娘不怕苦不怕累, 一聲不吭地全部堅持下來,小小的人兒卻堅韌地讓人心疼。

又是一年新春到, 小姑娘回陳家邁過十一歲門檻,回來就跟她說, 希望能繼承她的衣缽。

阮柔整個新年難得清閑,窩在小院子裡,除了親近的幾個親朋,懶得接待外人,還不知道陳家發生了什麼事。

小姑娘紅著眼睛, 在一向疼愛自己的長輩面前露出脆弱,“嗚嗚嗚, 小姨,我害怕,不想嫁人。”

阮柔眼神一厲,軟聲先將人安慰好,“別怕,有小姨在,不會讓你有事的,發生了什麼,可以跟我說說嗎?”

聽了小姑娘斷斷續續夾雜著抽噎聲的講述,她才終於明白發生了什麼。

卻原來,陳家給陳之芹談了一門婚事,對方也是省城的大戶人家,姓季,阮柔依稀有印象,季家家主是一個格外精明的老者,身材幹瘦,精神矍鑠,一雙眼睛看向人時總露出看透一切的智慧,讓人不自覺心虛,下面三個兒子繼承了其父的精明,不惶多讓,不過季家的小輩,她倒是沒怎麼見過。

“季家哪一房的?”她問。

“三房的嫡出大少爺,叫季行康的那個。”陳之芹委屈巴巴,“聽說他最好美色,才比我大了兩歲,後院就已經有了三五個通房丫頭,我才不要嫁!”

別看她們年紀還小,可因為談婚論嫁的年紀小,基本上小姐妹圈子裡都會談起門當戶對家族適齡的男子,誰能幹有希望繼承家業,誰不成器是個紈絝,諸如此類訊息,畢竟說不清哪一個就是她們日後的夫婿。

季行康的名聲她可是很早以前就聽過,據說一開始是被後院的通房丫頭勾著開了葷,後來就一發不可收拾,幾乎禍害了整個院子的女孩,而其主母規勸不成,將過錯一股腦推到小丫頭身上,如今還提親提到了陳家。

陳之芹只要一想,就覺得往後餘生無望。

阮柔聽完,摸摸她的腦袋,“沒事,我去陳家給你說,不會讓你嫁給這樣的人。”

“小姨,你真好。”陳之芹將腦袋蹭到小姨身上,察覺到那股熟悉的暖香,終於安心。

其實她娘也不同意的,可扭不過她爹,男人或許都這樣,自己好.色,所以就覺得其他男人好.色也正常,哪怕那人是自己的女婿,莫名的,再一次深深羨慕起面前的小姨來,能自己做主、不被別人安排,真好啊。

阮柔安撫了小姑娘,留人住了一晚,第二天嘗試去陳家交涉,作為一母同胞親姐姐唯一的孩子,她自覺理由很能站得住腳。

然而陳家姐夫的理由也很強大,作為一個大家族,考慮的就不止是某一個人的感受,而是從整個家族出發,陳家與季家的聯姻就是如此,未必必須是這兩人,只是這兩人最合適,所以無從反駁。

阮柔聽了默然,猶豫了會兒,問,“如果讓小芹跟我呢?”

陳家姐夫詫異看過來,當年還是青年俊秀的他,如今已與其他中年男人沒什麼兩樣,頭發稀疏、啤酒肚、說出口的話油膩而圓滑,再沒了當年那股沖勁。

“之芹是我的女兒,也是陳家的孫女,享受了陳家的供養,不是你帶走就可以不作數的。”

“除非我給出足夠的利益!”阮柔打斷他的話,對方的意思很明顯,不能白養一個女兒,換句話說,不能聯姻,也得換些好處回來。

阮柔並沒對這個說法表示質疑,因為她只是一個外人,只是有些為小姑娘感到哀傷,親爹談論起來尚且如此,更遑論更書院的大伯和祖父。

“我會跟之芹談一談,如果確定了,再來找你。”扔下句話,她匆匆離開,懶得再多說。

身後,中年男人看向那道離開的背影,眼中露出些許羨慕,轉瞬即散。不是每個人都足夠強大,能幹到如對方一般,一個人撐起偌大的商業帝國,更多的背靠大樹、抱團取暖罷了。

其實,他還有句話沒說,若是對方想要過繼的是自己的兒子,別說給好處,就是讓陳家送出大筆好處,都不是問題。

但他到底沒提,就當這是自己對女兒最後的一點維護吧。

阮柔可不知道對方的這些想法,若是知道,也只會嗤笑,她辛苦打拼下來的産業,不找侄女繼承,也不會讓其淪為陳家的私産,大不了她去養育院多挑幾個女孩子回來培養。

從正廳離開,她欲離開的腳步一轉,繼而來到阮元娘處。

歲月催人老,十年的光陰在其美貌的容顏上留下印痕,唯一不變的是其通身的溫柔氣質,讓人甫一靠近就覺渾身清涼。

“怎麼樣?”阮元娘顯然知道她來了,急切追問。

阮柔簡要將他的意思說了,就見一向溫和的長姐雙手握拳,一副氣憤到不行的模樣,可終究無能為力,那股氣很快卸了,有氣無力道,“絮娘,你把她帶走吧,要補給陳家的東西我來出。”

妹妹想要繼承女兒的事,其實她早就看出跡象,只是一直不捨得,但凡疼愛子女的,總希望他們往後順遂平安,不用經歷任何挫折,而無疑,妹妹的路就是一條荊棘路,故而她始終猶豫不定,一拖就拖到了現在,如今想來,還不如早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