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三年後,豐收村,田家。 田家原本寬敞的大院子……

三年後, 豐收村,田家。

田家原本寬敞的大院子已然住上新的人家,而原先住在這裡的田家人, 則住進了村子裡一處破舊的茅草屋,因為久無人居住,幾乎搖搖欲墜。

田氏如今愈發蒼老,面容上滿是溝壑, 夾雜著深深的愁苦,她是個長壽的婦人,偏有時候恨不得自己早早去了, 如今留下一副老身子骨, 將前半輩子沒受過的苦全受了一遍。

田父此刻也沒了以往風輕雲淡的模樣, 看向不成器的兒子, 滿臉怒容,斥道,“你這個逆子。”

田小軍縮縮脖子, 還是有些怕的,諾諾回, “爹,我知錯了, 以後再不會。”

然而,這句話他自己不信,田父不信,就連田氏都不信,實在說了太多太多遍, 卻沒有一次是真的。

田小軍也無奈啊,他是不想賭的, 可每次被朋友拉著進了賭坊,不知不覺就賭紅了眼,等出來,揹著一大疊欠條,心慌不已。

好在田家多少有幾分家底,前面那麼多次都替他還了,但,看看面前的破茅草屋,他覺得自己是再不敢了,否則還有誰能替自己填窟窿呢。

繼母小李氏早早和離跑了,如今自己住著兩畝地也就夠個吃喝,想從她那撈錢,不可能。

至於親妹妹,被賣到鎮上後就生了怨氣,再不願見他們,更別說支援一二,所以啊,以後還真得老實了。

不論如何責罵,事已至此,擺在田家人面前最大的難題,便是該如何養活一家幾口,填飽三人的肚子。

彼時,得知田家人下場的阮柔不過隨意一笑,徹底將人拋在腦後。

——我是新故事的分割線——

“娘,我們非要去京都嗎?”

來到這個新世界的時候,阮柔正在馬車上晃晃悠悠,趁著午休的時候接收了原主的記憶。

原身名阮夏娘,年十五,韶華之年,江南富商阮家的嫡女,此番隨親娘阮夫人進京,乃至為了婚嫁之事。

阮家是江南富戶,手下商鋪數量眾多,還走關系領了京裡皇商的職,負責給宮裡供應江南的特産茶葉,雨前龍井。

本來,就阮家的家世,原主並不愁嫁,奈何去年底,原先阮家走關系攀附的宮裡的孫公公失勢,連帶著阮家丟了皇商的資格,這不,眼見過了新年,馬上就到新一年供茶的日子,阮家四處走關系,好不容易聯絡上了京裡的昌平侯府。

昌平侯府如今的當家夫人,算下來是阮夫人的遠方表姐,一表三千裡那種,但攀關系,只要雙方有意,又卻是能牽上點兒關系,再遠也能用上。

這不,阮夫人帶著女兒千裡奔波上京,就是準備上昌平侯府,既是解決皇商的問題,也是為了原主的婚事。

“你說呢?”阮夫人沒好氣瞥了眼被自己嬌慣過頭的女兒,“我可跟你說,去了京都好好表現,把那一身的懶散性子收一收。”

被點著額頭的阮柔往後一仰,嘿嘿傻笑,“娘,我會好好表現的。”

嘴上這麼說,阮柔心中卻沒那麼輕松,因為,往京都的這一趟,原主沒落個好結果。

阮夏娘作為富商千金,打小沒受過罪,若只是在江南一片說親,即便嫁個知府家嫡出公子也是可以的,如今往京都,也是為了阮家的生意。

其實皇商給皇宮供貨,並不一定能賺錢,不說找個靠山就得塞好處,想要把東西順利進獻上去也少不了打點關系,其中花費根本賺不回來,可皇皇商的身份更重要,不說一般人不敢惹,出門跟人家談別的生意也有底氣。

所以,這一趟又不能不來。

馬車顛簸,腦海裡回憶著上一輩子原主的結果,阮柔輕輕嘆了口氣。

時下講規矩,士農工商,商戶雖有錢,可真論地位,連地裡的農人都比不上,想要攀附一門不錯的婚事,可謂千難萬難。

其實一開始,阮家說是往京都相看親事,其實就是奔著昌平侯府去的,也並非白日做夢,昌平侯府聽著風光,其實光景早就不如當年跟著太祖打天下時候的風光日子。

寅吃卯糧,後輩子孫無以為繼都是很正常的,昌平侯府陸家也不例外。

上一輩陸家兄弟三人,其中昌平侯府為嫡長,下面兩個庶出兄弟,因著府中老太太還在,三兄弟依舊住在一起。除去昌平侯府在朝中領了個虛銜每日上朝點卯外,其他兩人都是花錢買的閑職,擺著好看,在京都這等地界,連個水花都激不起。

下一代,昌平侯府嫡出的大公子和三公子,其中嫡長子跟著昌平侯從武,嫡次子改武從文,如今考了個秀才功名,至於其他庶子以及庶出兩房的孩子,阮夫人就不清楚了,侯夫人壓根不回跟她提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