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晚上,吃過飯,小李氏腳步輕快去洗碗,而田氏趕走了兩個孩……

晚上, 吃過飯,小李氏腳步輕快去洗碗,而田氏趕走了兩個孩子, 蹙眉問兒子,“就這樣算了?你沒聽見外面那些村人說得多難聽。”

田父一改在小李氏面前的為難和不悅,頗不在意道,“任他們說, 反正我們又沒做什麼。”

“可雲娘那丫頭的事鬧的。”饒是田氏自認厚臉皮,面對眾多村人的嘲諷也忍不住面色通紅。

“雲娘就是個繼女,對她那樣有什麼錯, 攤到任何一個人頭上都會這樣吧。”田父耐心解釋。

事實上, 能接受二嫁妻子前面的孩子, 就已經足夠大氣, 至於其他的,不餓死就行,還能有什麼過多的要求。

田氏訥訥, “那村裡那些人說的。”

“就是眼痠唄。”田父嗤笑,“不然還真能為個拖油瓶打抱不平。”

“害, 我說呢。”經兒子這麼一分析,田氏頓時明白自己被誤導了, “等明天小李氏買了布給你做身新衣裳,穿出去眼饞死他們。”她忿忿道。

“那倒不用,這錢說到底是小李氏帶過來的,我們用了像什麼話。”田父態度悠閑,雖是這麼說著, 可傳遞出來的意思明顯不是這樣。

田氏會意,外人面前, 他們肯定沒用兒媳婦的錢,至於私下裡,那就隨他們了,遂不再多問,可眼神中明顯躍躍欲試,她轉而問,“你真不去繼續考了?”

田父先前考中了童生,勉強稱得上一個讀書人,可童生既不算正經功名,更不能享受免稅等等好處,可謂名大於實。

供養了這麼多年,田氏自然想要兒子更進一步,屆時,她成了秀才的娘,整個村裡獨一份。

田父眼神深邃,“再考一次花費可不少,指不定還得賣田賣地。”

算下來,田父考中童生後,又去考了三次院試,都沒能考上,後來田老頭去了,家裡生計艱難,再支撐不起他繼續考,田父也還算有魄力,幹脆放棄繼續科考,轉而回村找了學堂夫子的活計,家中這才略微寬裕。

可也正因為前些年一直缺錢,他前頭的妻子才會操勞過度,早早去了,留下一對兒女。

至於後來續娶了小李氏,就又是另一樁故事了。

聞言,田氏露出心痛的神情,忐忑問“你有幾分把握?”

“三四成。”田父說著,立即補充,“我這幾年在學堂教書,但也沒放下讀書進學,學識上略有長進,只是多年沒有下場,可能會有點手生,如果真要考,還得跟鎮上的同窗夫子多來往。”

潛臺詞便是,來往鎮上,和同窗交流溝通,少不得花費銀錢,不然人家憑什麼跟你來往,加上買書本資料、去參加院試的來往車費路費考試費等等,加在一起,絕對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田氏聽著眉頭高高皺起,“小李氏身上最多就八兩銀子,肯定不夠。”

田父又問,“家裡還有多少銀子?”

田氏覷了眼他的神色,老實道,“大概二十三兩。”

田父聽了不大滿意,“怎麼才二十三兩。”

田氏有些心虛,“你前頭媳婦走了後,家裡就缺了進項,地裡還要請人來幫忙,沒能攢下幾個錢。”

田父能讀書,全賴他的父親,也即田老頭有幾分膽識,十來歲從一個小貨郎做起,後來外出跑商掙了不少錢,也沒去鎮上揮霍,而是在這小村子裡置辦下二十畝田地,等到年紀大了,娶妻生子,也就安生當一個種地的。

遙想田老頭在時,田地裡的事情都由他負責,田氏只要在家中安生做些家務活,照顧好兒子起居,等兒媳婦進了門,她更是十指不沾陽春水,把個兒媳使喚得團團轉,但那時,日子到底是好過的。

田家真正難過的是前兩年田老頭身子骨不大好,田父因著連考三次院試,家中早年積攢的錢財都花了個精光,後來田老頭生病,家中拿不出錢,還賣了幾畝水田,可惜人到底沒治好。

等田老頭去後,家中的光景就大不如前,不說銀錢不趁手,光是田間地頭的事情,也不是田氏一個久居家中的婦道人家能轉圜的,田父更是個讀書人,於農事更是一竅不通,只得將田地租出去大半。

即使這樣,也少不得田父去轉一轉、督促著租田的人家好生幹活。

為了省錢,一共十六畝的地,十畝租了出去,餘下六畝留著自家耕種,種地的主力就是田父前頭的媳婦,裡裡外外都要她操持,可不就累過頭了。

田父心頭默默計算,二十三兩加上八兩,合一起也就三十一兩,考一次院試肯定夠了,但若考不上,家裡的日子只會更艱難,他有些猶豫,可想到以前考上秀才的同窗們高高在上的眼神,以及秀才功名能享受的田地免稅,依舊止不住地心動。

“兒子,你去考吧。”見兒子糾結,還是田氏先做下決定,“三十兩應當夠了,只要咱家那些田地還在,錢花了也就花了。”

田父抬頭,目光灼灼看先田氏,“娘,那我就真去了。”

“嗯,去,考上秀才也讓娘在村裡風光風光。”田氏笑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