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一頓好吃好喝,第二天一早,阮柔早早起來收拾了行李,當初帶來的一點子零食早已吃光,剩下也就痢

一頓好吃好喝, 第二天一早,阮柔早早起來收拾了行李,當初帶來的一點子零食早已吃光, 剩下也就兩身衣服,外加一堆課本資料冊。

天將將亮,距離上班還有段時間,阮母就帶著兒子過來接人。

面對面, 少不得一頓寒暄客氣,阮母為表感謝,特意帶上攢了一個月的雞蛋, 足足六十個。

時下農家養雞養豬也是有數量限制的, 如阮家這般一戶四口人, 最多養三隻雞、一頭豬, 故而,不拘豬肉還是雞蛋,都金貴得很。

面對謝禮, 祝表姐推辭一番也就收下,只是臨走時硬塞了一盒點心, 一點沒讓人吃虧。

等人走後,祝表姐夫送了一口氣, 笑道,“你這表姨家還真捨得。”

語氣有些唏噓,算下來,別看只一個月的時間,起碼花掉大幾十, 城裡工人家庭可能不太在意,但對於鄉下人來說, 可能就是一年乃至幾年的收入,一下子全用光了。

祝表姐只笑了笑,沒說話,心裡還是期盼她能中的。

回去的路上,東西全都由阮大力這個大哥拿著,東西不重,他拎著跟在後面看著模樣還挺高興。

至於阮柔和阮母走在前面,聊著這一個月的精力。

阮柔的這一個月,幾乎就是在不斷的學習,連縣城都沒有逛過兩圈,自然沒什麼好講的,只阮母口中一個勁的心疼著,說是她學習太累,短短一個月竟然瘦了那麼多。

“學習還是太累人了,動腦子可比動手還要累的多,等回家我給你好好補補。”

阮母在心中估量著,家裡的三隻老母雞可以提前殺一隻,至於剩下來的兩只,還是要留著過年以及下蛋給一家補身子。

阮柔可不知道阮母已經盤算殺雞了,她更感興趣的是,這段時間村子裡發生的事情,亦或者說,是看笑話。

別看平常村子裡的知青都擰成一股繩,有什麼事情對上村裡都會抱團,但其實知青裡面也有各自的小群體。

條件好的看不上條件差的,大城市裡來的看不起小城市的,幹活勤快能拿公分的看不上嬌生慣養的,總之,也是一鍋亂粥,此時遇上高考,更是分了個三六九等。

第一等自然是家裡有條件支援,可以連續兩個月不下地,只專心複習高考的知青們,他們四處搜尋資料,彼此捆綁在一起組成了個學習小組,連糧食都分配好單獨在一起吃。

次一等的就是手頭略寬裕的,一邊上工一邊複習,每天只勉強幹點活,掙三五個公分,主力還是放在複習上。

至於家裡條件著實不好的,指著下地的公分換糧食,絲毫不敢懈怠,白日裡辛苦幹活,晚上累得夠嗆,還得繼續複習,幾近於有心無力。

知青間的小紛爭暫且不提,阮父作為村支書,最近腦門上的官司可不少,不是別的,正是先前在村裡成家的幾戶知青。

真數起來,知青下鄉建設農村的口號已經喊了十幾年,而村子裡最早的知青來了也有足八年。

八年的時間,孤身在異地他鄉,從繁華熱鬧的城市,到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鄉下,差距不可謂不大,但再大的差距,在時間的沖刷下,在一日日的辛勞中,在回城無望的磋磨中,生出一種就在這裡成家,找一個伴一個承擔的想法,也實在正常。

像是他們村,就有幾個知青在村子裡成家了,如今過得跟普通村裡人沒太大區別。

阮母邊說邊數,“你燕子嬸家的大閨女就是嫁給了知青,如今還在家裡吵架呢。還有壯子家,取的小媳婦不也是知青,挺著大肚子說要去參加高考......”